《古都》

(1962)

川端康成的长篇小说。文体上具有京都方言风味。在京都浊具文化色彩的自然、祭节和社会风俗背景下,川端虚构了一对美貌的孪生姊妹千重子和苗子。不难看出,川端对于日本文化古城京都怀有浓厚的兴趣与挚爱,因而小说中的风物描写占有突出地位,甚至今人感觉到作品中的人物都是为京都风物页塑造。同时,有别于川端的其他代表作品,《古都》相对地比较注重情节构置与人物塑造。他笔下的孪生姐妹,因家境不好成长于全然不同的家庭环境中,日后又奇迹般邂逅相遇。这种偶然性,也是川端始终夫注的主题。姐妹俩因贫富差别或命运所趋,天各一方历尽坎坷。姐姐千重子虽寄养于富人之家,生活上较为优越,亦饱尝骨肉分离之苦。有趣的是川端康成没有一味渲染命运的摆布,而是在淡淡的悲哀中勾现出颇具美感的骨肉之情。姐姐千重子的恋人秀男是位手艺高绝的织匠。织了一条华美的腰带却误送与妹妹苗子。这种偶然的变故,竟使秀男转念爱上苗子。姐姐千重子,并不因此妒恨妹妹,反而竭力邀请妹妹到自己的寄父母家中一块儿生活。苗子难于适应姐姐贵族般的生活方式,又因不愿夺去姐姐的恋人,苦恼不已。

总而言之,《古都》在川端的作品世界中占有独特的位置。它不是新感觉派式的作品,却以传统的节奏、细腻微妙的笔法探究了人物的潜在心理,进而发掘出人物的心灵美与人情美。从美感趋向上看,《古都》与《雪国》不同,更有异于《千鹤》以及其他后期作品《名人》、《山音》、《湖》等等。《古都》的情节、人物皆符合公众读者的伦理需求,美学期待上是顺向的,给人以轻松与满足,或愉悦情绪中的悲哀感。《古都》呈现了完美的情节内容与文字修辞,但艺术形式表现的作品内涵,却有表层化趋向。相反,川端康成后期作品的特征,是逆向式的美感效应。简要说来,即人物、情节、伦理感觉等等,给人以变异的、反常的实感,甚至产生浊秽、不悦之感。毋宁说,与后期作品相比较,《古都》继承、发展了川端康成的另外一种风格物征,亦即明朗的抒情性。《古都》的存在,令川端康成的艺术面相更为丰富。无论其后期作品是否具有深层寓意,是否超越了反常的丑陋表象,作为另一层面,《古都》的确体现出川端对于人类美好情感亦即人性善的向往与颂扬。

(魏大海)

为您推荐

《等待戈多》

(1953) 这是贝克特的代表作,也是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这个两幕剧的故事发生在荒野的路旁。两个衣服破烂、浑身发臭的老朋友爱斯特拉冈(又称戈戈)和弗拉季米尔(又称狄狄)..

《结局》

(1957) 独幕剧《结局》是贝克特重要的剧作,一共有 4 个出场人物:汉姆、仆人克洛夫以及汉姆的父母纳格和纳尔。这 4 个人都身有残疾,没有一个身体健康的正常人:汉姆患瘫痪症,..

《最后一盘录音带》

(1958) 贝克特的这出独幕剧别出心裁,写的是一个老人克拉普不时地播放他 30 年前录的一盘录音带,随着录音机磁带的转动,他不停地回忆着过去的时光。现在的他脸色暗淡无光,头..

《啊,美好的日子》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1962) 这是作家的成名作。主人公伊凡原来是一名字体农庄庄员,卫国战争爆 发后上了前线,1942 年被德军围困,弹尽粮绝,当了俘虏。两天后他想方设法逃回了部队,但没料到非得让..

《古拉格群岛》

(1989) 这是一部 140 万字的作品,它以作者对自己 11 年的劳改、流放生活的回忆为线索,引用许多犯人的证词、回忆录及历史文献,描写了数百人的命运,力图反映十月革命后至 50 年..

《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

(1924) 这是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早期的代表作,是诗人两次爱情的结晶:既抒发了对特木科黑人姑娘的眷恋之情,也表露了对那位圣地亚哥姑娘的倾慕。其中的诗篇是少年男女的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