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眼》

(1973)

在悉尼市郊一座豪华的花园别墅里,镶着银太阳的宽大的花梨木床上,躺着年迈、垂死的伊莉莎白·亨特。长篇小说《风暴眼》就以这个最富有的大牧场主亨特先生遗孀躺着的病床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时开去,在围绕金钱而展开的尔虞我诈的明争暗斗中,不满足于暴露人世间表层的丑态,而把笔触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角落,运用心理分析揭示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冷漠和敌对的原因,唤起读者对这个腐朽、堕落的现实世界的思索。主人公亨特太太是个典型的利己主义者。她年轻时,凭自己的美貌与才干敲开了金钱的大门,成了当地大牧场主的妻子,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而今行将就木,双目失明,僵卧病榻,但仍是主宰这个王国的女王和偶像。她追求别人对她的崇拜,也渴望得到真正的爱,但她的自私自利与冷酷无情,却使她一生都处于想被人爱却又不肯爱人的矛盾中。如今,无论她如何竭力表现自我,精心打扮,炫耀财富,但她也只能是旁人心目中有钱却不可爱的“老婴儿”。护士手中日渐萎缩的“包裹”。她只能在梦幻和恍惚中自叹自怜、自我反省、自我发现、自我否定,在迷惘和失望中了却残生。

孤独是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一个本质特征。在金钱主宰一切的社会中,损人利己,人情冷漠,世态炎凉,即便骨肉间的真挚情感也被铜臭所侵蚀,所毒化,一切都只能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亨特太太的儿子巴兹尔是个演员,早年曾因在英国舞台上善于扮演莎土比亚剧中人物而享盛名,获得爵士称号。但随着岁月流逝,他每况愈下,最后众叛亲离,孑然一身,沉溺于酒色之中不能自拔。亨特太太的女儿多萝茜年轻时远嫁法国一个名门望族,只是好景不长,很快成为一名被遗弃的公爵夫人。她自命不凡,矫揉造作,吝啬成性,却又穷愁潦倒。就是这一女一男,
获悉风烛残年的母亲已经奄奄一息,都匆匆从海外飞来,围绕母亲的病榻展开了一场争夺遗产的激烈争斗,为了对付不肯死去的母亲,儿女们从勾心斗角到沆瀣一气,从精神上折磨她,促其早死。同时,他们在家中还各施手段,与女护士和律师调情鬼混。当母亲死讯传来时,这一对孪生姐弟竟在母亲生育他们的床上纵欲乱伦。

亨特太太死了,巴兹尔和多萝茜如愿已偿,瓜分了母亲的遗产,而在最简单的葬礼上,这一子一女却各有借口避而不来。这显赫一生的富孀只能在这荒凉的墓地上最终得到一块平静之地:“风暴眼”,即大风暴中的宁静点。

怀特就是这样用“史诗般的和擅长刻画人物心理的叙事艺术,介绍一个新的大陆进入文学领域。”作家以频繁的意识流手法,围绕亨特太太精心编织下一个纵横交叉、辐射型的主体结构。小说通过内心独白和潜意识的描述,将主人公一生中不同时期的不同经历以及接触过的不同人物有机地申联起来。其一,是通过亨特太太的梦幻,串联了她一生的理想、憧憬、情感和际遇,组成她生平经历的画卷。其二,则通过亨特太太的某种直觉触发联想或幻觉,由此及彼,构成一张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意识之网,纵横交错,伸向四面八方。譬如,当护士的手触摸亨特太太的手腕时,亨特太太的脑海里便幻化成她一生中接触过的父母、子女、丈夫、情人以及各色人物的手,闪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勾起她对往事喜怒哀乐的种种思绪。

355 这种辐射式立体交叉结构的写作技巧,将各类人物、多种时空、各色事物有机联结起来,使具有多声部、多色调、大容量的特色而别具一格。因此,这部小说被称为“怀特 25 年中全部作品的大规模集中”,“‘别具一格地把史诗的真实和诗歌的感情熔于一炉”。《风暴眼》的问世使怀特荣获 1973 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潘源)


为您推荐

《黑暗中的城市》

(1927) 这部小说以瑞典极北部一个小城镇为背景,描写了在那里当小学教员的安德逊的生活遭遇。性格开朗的安德逊来到这个小城镇执教后,除了生活清贫枯燥外,精神上也十分苦恼。..

《光明中的城市》

(1928) 1928 年,雍松在法国用法文出版了小说《挂号信》,这部小说的瑞典文版的篇名是《光明中的城市》,作为《黑暗中的城市》的姊妹篇。这部小说描写了一个清贫的瑞典青年作家..

《乌洛夫的故事》

(1934—1937) 这是一部自叙体长篇小说,共有 4 部。第一部《现在是 1914 年》(1934)描写主人公乌洛夫离开父母去依附叔婶,过着寄人篱下的痛苦生活。他不得不去充当烧窑童工,靠笨..

《荨麻开花》

《阿尼阿拉号》

(1956) 叙事长诗,共 103 节,3184 行。它的梗概是:地球上发生了核大战,核辐射消灭了一切,宇宙飞船《阿尼阿拉号》满载着八千名劫后幸存者逃离地球,飞向火星。由于飞船偏离既..

《乌贼骨》

(1925) 这是蒙塔莱的第一部诗集,包括 1916 年至 1925 年间的全部作品,集早期创作之大成。诗人在其中一首著名的抒情诗《柠檬》中宣称,他同官方的和学院派的“高贵的诗人们”决裂..

《暴风雨及其他》

(1956) 这部诗集主要收入蒙塔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作品,是诗人创作第三阶段的代表作。诗人看到祖国恢复战争的创伤,进入工业化社会,不受表面繁荣的迷惑,而是敏锐地感觉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