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
这部小说以瑞典极北部一个小城镇为背景,描写了在那里当小学教员的安德逊的生活遭遇。性格开朗的安德逊来到这个小城镇执教后,除了生活清贫枯燥外,精神上也十分苦恼。僻远小城镇的居民生活单调划一,政治上保守闭塞,眼界狭隘窄小,往往为琐碎细事而斤斤计较。他感到室息,向往着离开小城镇到海上去过这游生活。但是一连串的事件使他明白过来,闭塞、保守、狭隘并不是小镇居民本身的过失,而是社会所造成的。小镇居民乐于关心别人,虽有争执也有互相帮助。他终于放弃了想过无拘无束的生活的想法,安心在小城镇上留了下来。
为您推荐
(1928) 1928 年,雍松在法国用法文出版了小说《挂号信》,这部小说的瑞典文版的篇名是《光明中的城市》,作为《黑暗中的城市》的姊妹篇。这部小说描写了一个清贫的瑞典青年作家..
(1934—1937) 这是一部自叙体长篇小说,共有 4 部。第一部《现在是 1914 年》(1934)描写主人公乌洛夫离开父母去依附叔婶,过着寄人篱下的痛苦生活。他不得不去充当烧窑童工,靠笨..
(1935) 《荨麻开花》是哈里·马丁逊发表于 1935 年的一部自叙体长篇小说。作品的故事梗概是这样的: 奥拉夫·托玛逊从澳大利亚返回瑞典,同一个名叫贝蒂的姑娘结婚后开了一个杂货..
(1925) 这是蒙塔莱的第一部诗集,包括 1916 年至 1925 年间的全部作品,集早期创作之大成。诗人在其中一首著名的抒情诗《柠檬》中宣称,他同官方的和学院派的“高贵的诗人们”决裂..
(1956) 这部诗集主要收入蒙塔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作品,是诗人创作第三阶段的代表作。诗人看到祖国恢复战争的创伤,进入工业化社会,不受表面繁荣的迷惑,而是敏锐地感觉到在..
(1964) 《赫索格》与贝娄的其它作品相比,更能表现他。心灵的两个方面”:郁闷的一面和生气勃勃的一面。《赫索格》涉及许多社会问题,但是作者不对这些问题作直接的客观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