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1937)
这是一部自叙体长篇小说,共有 4 部。第一部《现在是 1914 年》(1934)描写主人公乌洛夫离开父母去依附叔婶,过着寄人篱下的痛苦生活。他不得不去充当烧窑童工,靠笨重而危险的体力劳动来谋生糊口。第二部《这里有你的生活》(1935)描写他丧父之后进锯木厂当锯木工人。他接触到了社会,亲眼目暗种种社会的不平,但是他无法理解这些社会弊端的产生原因,于是他便如饥似渴地阅读社会科学书籍,希冀寻找解决办法。这部小说中穿插了许多独立成篇的传说故事,也即北欧传统的“萨迦”,其中最主要的一个萨迦故事是《约翰娜的故事》。这篇故事描写了瑞典北部纯洁的农村少女受骗上当后,到铁路上去当厨娘,又遭欺凌。她为生活所迫,飘零南下,在哥德堡港口上为流氓所戕害。这些短篇故事大多采用叙事诗方式,遣词排句古朴敦厚,语言通俗易懂而且朗朗上口。这种在长篇小说中穿插不少独立的短篇故事确实能够更烘托出主题,而且也更生动活泼,因而有不少作家竞相仿效。但是这种写法也容易造成支离破碎、拉扯拖沓的毛病,直到现在瑞典文坛上仍然见仁见智、褒贬不一。第三部《切莫回头》(1936)描写主人公乌洛夫来到城市,喧嚣繁华的都市生活使他眼花缭乱,他在一家电影院里找到了工作,又同邂逅相遇的姑娘玛丽恋爱,然而好景不长,经济衰退的来临使他失掉了饭碗,纨绔子弟的炫财斗富使他失去了爱情。他在失业和失恋的痛苦交织之中醒悟过来,他不能够过于责备玛丽的爱富厌贫,而是这不公平的社会给他带来种种苦难。他又怀念起自己的故乡和父老旧友,但是要返回到昔日的生活轨道上去已是不可能了。他只有咬紧牙关,勇往直前。第四部《青春的结束》(1937)叙述乌洛夫在认清了自己的遭遇之后,投身社会民主运动。通过斗争的洗礼,他在政治上逐渐成熟起来。这部长篇作品既写出了主人公从童年到少年,又从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而且还通过主人公的亲身经历反映出瑞典当时由农业国转向工业国的社会变迁,以及瑞典社会民主运动的兴起与壮大,因而,这部作品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深受瑞典工人群众的喜爱。
(斯文)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