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
这是辛格的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 19 世纪末叶沙俄统治下的波兰。主人公雅沙出生在一个宗教气氛浓厚的家庭里,7 岁丧母,从小靠自己勤学苦练,经过艰苦辛酸的卖艺生涯,熬成大名鼎鼎的魔木师。他本来有个安宁的家,有个忠贞的妻子埃丝,夫妻恩爱 20 年。但由于情欲的驱使,他同许多女人鬼混,不仅抛弃了家庭,并且抛弃了犹太教,改信天主教。直至铤而走险。他一蹶不振之后才良心发现,把自己禁锢在小屋中,终日忏悔,作者通过雅沙的遭遇,描写犹太人在残酷的世界面前,坚持把自己的传统和信仰作为精神支往,反映了新时代对犹太宗教传统和道德观念的巨大冲击,表现了犹太人在冲击之下又始终摆脱不了自己的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的影响。
(潘源)
为您推荐
(1940) 在雅典出版,是埃利蒂斯第一部侍集,包括 1935 年到 1939 年全部的作品,如《爱琴海》、《瞧石的玛丽娜》、《天蓝色记忆的时代》、《疯狂的石榴树》等,它们以清新明朗的意..
(1943) 这是继《方向》之后又一部歌咏爱琴海凤物的诗作,特别颂扬了传统的希腊万物之神——太阳。其中《“我不再认识黑夜 ”》、《“锃亮的白昼 ”》、《“饮着科林斯的太阳..
(1945) 全称《献给在阿尔巴尼亚战役中牺牲的陆军少尉的英雄挽歌》。这是一首长达 300 余行的抒情诗,是诗人诗歌创作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诗人用非现实主义的手法和独特的内心感..
(1945) 米沃什在战后出版的第一部诗集。这部诗集包括 3 组诗歌,一组是 1937 年以后写成的抒情诗,记载了他在战争前二年和大战期间的感受和见闻。这些诗题材多样,有讴歌祖国美好..
(1955) 米沃什的长篇小说。出版于法国巴黎。这是一部具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它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历史背景,反映出刚刚获得独立的立陶宛所遇到的民族和社会的矛盾。主人公..
(1969) 米沃什的一部诗集,出版于法国巴黎。这部诗集包括了他 1965 年到 1969 年所写的诗歌,有短诗,也有组诗。在以诗集《没有名字的城市》为题名的组诗中,诗人以一个远离故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