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挽歌》

(1945)
全称《献给在阿尔巴尼亚战役中牺牲的陆军少尉的英雄挽歌》。这是一首长达 300 余行的抒情诗,是诗人诗歌创作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诗人用非现实主义的手法和独特的内心感受来表现了战争的主题。诗从战火在“太阳最早后留的地方”点燃,以耶稣复活节的钟声在获得解放的国土上回荡结束,全篇写一位青年军官在前线英勇作战,以身殉国的情景,诗歌不仅表现青年人平凡而短暂的一生,还反映了他的战友、人民以及故国风物对他的哀悼、怀念和追述。这首诗充满了悲剧气氛,然而格调雄壮,意境深远,语言精炼,结构浑然一体,既减少了以往超现实主义的模糊特点,又运用了全新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在思想艺术上都达到了一定高度。”白作为诗人亲身经历的产物,成了广大希腊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精神武器,被誉为反法西斯文学的杰作。

为您推荐

《英雄挽歌》

(1945) 全称《献给在阿尔巴尼亚战役中牺牲的陆军少尉的英雄挽歌》。这是一首长达 300 余行的抒情诗,是诗人诗歌创作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诗人用非现实主义的手法和独特的内心感..

《理所当然》

(1959) 这是一首约 1500 行的长篇组诗,为诗人的代表作。诗人将自己对客观世界的感觉与祖国及人类命运的见解结合起来,将自我情感与历史哲理结合起来,将现代手法与传统形式结合..

《拯救》

(1945) 米沃什在战后出版的第一部诗集。这部诗集包括 3 组诗歌,一组是 1937 年以后写成的抒情诗,记载了他在战争前二年和大战期间的感受和见闻。这些诗题材多样,有讴歌祖国美好..

《伊莎之谷》

《没有名字的城市》

(1969) 米沃什的一部诗集,出版于法国巴黎。这部诗集包括了他 1965 年到 1969 年所写的诗歌,有短诗,也有组诗。在以诗集《没有名字的城市》为题名的组诗中,诗人以一个远离故土的..

《迷惘》

(1935) 小说主人公基恩是一位崇尚孔盂学说的汉学家。对社会、对其他人有一种厌恶、敌视的情绪,经常孤芳自赏、爱书成癖,自认为是世上唯一有个性的人物,基于这种情绪的支配,..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1961) 这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著名中篇小说,写一位可怜的上校的故事。他 20 岁就当上了上校,有过一段光辉的历史。但是时运不佳,他的党在斗争中失败,政治迫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