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
何塞·塞拉的名著和最重要的代表作。小说的故事发生在 1942 年 12 月的 3 天里。盛气凌人的女老板罗莎开着一家咖啡馆。这里是文人、职员、贵妇、小姐、烟花、浪子等人出入的场所,卖烟的、擦皮鞋的也来这里兜揽生意。有个叫马丁的青年诗人,失业后无所事事,放荡不羁,也常光顾此地消磨时光。有一次吃东西付不起钱,当众彼赶出咖啡馆。后来他的女同学给了他几个钱,使又回来请客,对店主进行报复。他贫困潦倒,睡在姐姐家,拿栗子充饥,受到巡警查问。最后因妓女马戈特被人勒死,他受到怀疑和拘留。小说以他悼念死去的母亲而结束。
此外,小说还描写了其他许多人的各式各样的生洁、彼此不同的生活遭遇及其相互关系。全书的人物形成了一个“人类的蜂房”,在咖啡馆和其他地方营营不息地骚动着。
小说客观而真实地描写了内战后马德里的社会面貌和生活,再现了当时西班牙政治动荡、经济因难、人民因苦不堪的凄凉景象。我们看到,那里的每一个平民百姓都整日为生存、为满足欲望而奔波,忍受着贫困、饥饿、疾病、精神上的空虚的折磨。而支配着他们的行为和关系的准则只有两条,即金钱和情欲。他们的奔忙,就是面对痛苦和死亡和挣扎;他们的消遣和娱乐,也不过是苦中取乐,强作笑颜。作品字里行间透视着作者对国家的现状、人民的困苦、社会的弊端的关注和忧虑。
在表现手法上,《蜂房》有三个重要特点。一是客观描写。无论叙事还是写人,都由叙述者客观地、不加评论地进行。正如作者自己讲的:“我这
本小说 只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准确地一步一步地加以描写。”二是采用“集体主角”。书中出场人物多达 300 余个,其中没有一个一般小说那样的横贯全书的主人公,作者不偏不倚地一一描写他们,他们都是主角。在作者看来,只有用“集体主角”才能最大限度地表现那么广阔而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现实。三是时空的变换和跳跃。小说的描述没有正常的时序,像电影的分镜头一样轮番让人物出场,采用倒叙、跳叙、闪回等多种手法,使小说故事显得既生动活泼,又真实自然。因而被称为“一部开创了西班牙小说新时代的伟大作品。”《为两位死者演奏的玛祖卡舞曲》(1983)
小说写的是发生在西班牙加利西亚偏僻山区的家族间的派系斗争。古辛德家族的后代由于近亲连姻,个个长相稀奇古怪:牙齿稀疏,脸形窄长。但他们之间的睦相处,团结友爱,大多以种田、狩猎和打鱼为生。卡罗波家族来自外省,族人相貌也不美观,额部都天生一块红晕,仿佛家族的标记。他们的谋生手段是为人修鞋、缝补和当药店伙计之类。
内战爆发后,两个家族的矛盾变本加厉。特别是卡罗彼人法维安和古辛德人巴尔多梅罗,彼此视若仇敌,不共戴天。一个黑夜,法维安带领一伙歹徒将巴尔多梅罗和他父亲希德拉抓走,开枪把他们打死。巴罗恰妓院育乐师高登西奥得知此事,演奏起名叫《我的小玛丽娜》的玛祖卡舞曲,为他的姐夫和外甥致哀。
3 年以后,古辛德人召开族会,决定派巴尔多梅罗的二弟、身手不凡的大力士丹尼斯执行复仇任务。一天,他带着两条狼狗,在小河边找到法维安,狼狗向他扑去,活活把他咬死。消息传到高登西奥耳中,他第二次奏起那支玛祖卡舞曲,庆祝除霸雪恨的胜利。
小说通过这一桩杀人与复仇事件的描写,有力地揭示了小说人物所生活的愚昧、落后、与世隔绝的社会状态,鞭挞了迷信、狭隘、争强好斗的家族观念,表达了作家关心人类命运、希望世人和睦共处的愿望。
全书通篇不分章节,从头到尾一气呵成。笔触稳健,无论写人还是状物,既生动、细腻又简繁适当,语言粗犷豪放,铿锵有力,富有地区色彩,体现了作家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作品被认为是当今西班牙小说的典范。
(朱景冬)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