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生展(红楼梦鉴赏)

【释文】: 《红楼梦》中用较多笔墨写生辰的共有三回,即宝钗生辰、凤姐生辰和贾母生辰,此三回在写法上各有妙景,但从总体布局上看确是体现了作者的一番匠心,正如脂砚斋在四十三回批语中指出的那样:“看他写与宝钗作生日,后又偏写与凤姐作生日。阿凤何人也?岂不为彼之华诞大用一回笔墨哉?只是亏他如何想来,特写于宝钗之后,较姊妹胜而有余;于贾母之前,较诸父母相去不远。一部书中若一个一个只管写过生日,复成何文哉?故起用宝钗,盛用阿凤,终用贾母,各有妙文,各有妙景。” (庚辰本)

该回开首,作者写了宝钗生辰一节。从情节发展看,作者不写黛玉而写宝钗的生辰,是有点出人意料的。

脂砚斋曾在该回评语中指出:“黛玉乃贾母溺爱之人也,不闻为作生辰,却云特意与宝钗,总非人想得着之文也。”(甲戌本)以现在的写作艺术而论,即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正是《红楼梦》写作艺术的一大特色。

从人物的语言描写来看,这一段情节中,人物的对话颇多风趣。如贾母蠲资一段,凤姐凑趣笑道:“一个老祖宗给孩子们作生日,不拘怎样,谁还敢争,又办什么酒戏。既高兴要热闹,就说不得自己花上几两。巴巴的找出这霉烂的二十两银子来作东道,这意思还叫我陪上。果然拿不出来也罢了,金的、银的、圆的、扁的,压塌了箱子底,只是勒指我们。举眼看看,谁不是儿女?难道将来只有宝兄弟顶了你老人家上五台山不成?”一席话说的满屋子人都笑了起来。

细辨之,虽是打趣,却句句入情入理,不失分寸,连贾母也觉得,“怎么说不过这猴儿。”这段对话虽然不是直写宝钗生辰的情景,但却为宝钗的生辰渲染了一种喜悦的气氛。

再从人物描写来看,也很有特色。人物的语言、行动都显示了各自的个性特点。文中描写,晚间散席时,因贾母深爱那作小旦的与一个作小丑的,因命人带进来。拿人见后,凤姐笑道:“这个孩子扮上活象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众人取笑,此间恐怕只能是凤辣子所为,接着作者又描写道:“宝钗心里也知道,便只一笑不肯说。宝玉也猜着了,亦不敢说,”同是不说,但两人的心情却不一样。宝钗是笑而不说,在她的笑容里似乎是隐含着几分幸灾乐祸的得意之情,而宝玉则是更多地带有关切之情。最后,作者写“史湘云笑道:‘倒象林妹妹的模样儿’”。

虽此一句,但史湘云心直口快的性格却刻划得活灵活现。

从内容上看,这一段情节描写虽然没有显示出作者的明显意图,但客观上却造成了宝钗在贾府中地位的上升,也为日后结成“金玉良缘”作了伏笔。

这一情节显示了贾府上升阶段的景象,在全书的情节发展中是不容忽视的。

为您推荐

海棠冻石蕉叶杯(红楼梦鉴赏)

【释文】: 以叶腊石为主要成分的致密石料,若色彩丰富,质地透明如冻者,称为“冻石”主要产于福建寿山、浙江青田、浙江昌化,可制作印章和工艺品。 清叶梦珠《阅世编》卷七:“图书石向出浙江处州青田县,其精者为冻石也。各种..

攒心盒子(红楼梦鉴赏)

【释文】: 即攒盒,在清康、雍、乾时期十分盛行,小说中也出现多次。 一般为漆盒,多圆形,但亦可制成别式,故小说云“攒盒式样,亦随几之式样”,几则“也有海棠式的,也有梅花式的,也有荷叶式的,也有葵花式的,也有方的,也有圆的,其式不..

捏丝戗(qiāng枪)金五彩大盒子(红楼梦鉴赏)

【释文】: 一种木质彩漆戗金盒。 明黄成《髹漆录》:“金,戗或作戗,或作创,一名镂金。”戗金的做法是在朱色或黑色漆底上,用针或刀尖镂出纤细的花纹,花纹之内打金胶,然后将金箔粘着上去,成为金色或银色的花纹。捏丝乃刻丝、刻..

乌木三镶银箸(红楼梦鉴赏)

汝窑花囊(红楼梦鉴赏)

【释文】: 汝窑,宋代着名瓷窑之一(参见“汝窑美人觚”条)。 花囊,内可贮水,上有圆孔的插花用具。明袁宏道《瓶史》称:“大抵斋瓶宜小而矮……花囊、蓍草、蒲搥皆须形制减小者,方入清供。”又称:“插花不可太繁,亦不可太瘦。..

大观窑(红楼梦鉴赏)

【释文】: 大观是宋徽宗的年号(公元1107年-1110年)。 大观窑有二说:一指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宫廷自置瓷窑烧造的瓷器,即北宋官窑,窑址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一指饶州景德镇于大观间烧造的窑变瓷器。宋周辉《清波杂志》:“饶州..

雕漆几(红楼梦鉴赏)

【释文】: 以金、银、锡、木为胎,叠涂朱漆,于漆半干时雕镂花纹者谓之雕漆。 邓之诚《骨董琐记》:“雕漆始于宋庆历以后,分戗金和剔红。戗金以细针戗出山水、人物、亭观、花木、鸟兽,以钻钻其空处,谓之攒犀;剔红器朱厚色鲜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