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文】: 此诗写在贾宝玉和薛宝钗交换鉴赏通灵宝玉和金锁之时,点出通灵宝玉只不过是大荒山青埂峰下顽石的幻相,实际上是对“金玉良缘”制造者的嘲弄。
此诗前四句概括了小说卷首的青埂峰顽石和神瑛侍者的神话,点明了顽石、神瑛、通灵玉与贾宝玉之间的联系。它们意为:女娲炼石补天已是荒唐之事,现在又到这荒唐的人间演出大荒山青埂峰顽石的荒唐故事。顽石离开了幽静灵秀的自然境界,幻形入世成为翩翩公子和通灵宝玉的模样。据第一回神话,青埂峰顽石乃女娲补天所遗,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神瑛侍者实乃青埂峰顽石的人格化,因为“瑛”乃“似玉美石”(见《玉篇》),神瑛即已通灵性,具有知觉、意识、思想和感情的假玉真石。
神瑛投入人世为贾宝玉,顽石成为通灵玉,故贾宝玉实即假宝玉。宝玉般的外形难改其顽石的本性,他必将成长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叛臣逆子,“金玉良缘”的制造者和追求者所得到的都只可能是虚幻的假象。
此诗后四句预示了“金玉良缘”的破灭,嘲笑了制造与追逐“金玉良缘”的徒劳。在“好知运败金无彩”句旁甲戌本有脂批:“又夹入宝钗,不是虚图对的工。”靖本此批前还有“伏下文”三字。可知曹雪芹原稿在贾府破败后有宝钗“金无彩”的情节。参见“咏怀一联”条。“堪叹时乖玉不光”指贾宝玉在贾府没落后陷于贫穷,落魄为僧。
“时乖”与“运败”同义,皆时运不佳之意。尾联以公子红妆之终成白骨嘲笑金玉姻缘的最后成空。在小说中,这首诗第一次从正面点明贾宝玉和他的命根子通灵玉是青埂峰顽石的幻相,其所咏内容实概括了全书的主要情节之一——宝玉与宝钗的婚姻悲剧,因此它在全书结构上有重要的预示作用。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