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菊(红楼梦鉴赏)

【释文】: 此诗为林黛玉作。

首联“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再现了诗人在不可抑制的创作欲望驱使下刻苦构思、潜心创作的自我形象。“无赖”即无法;“诗魔”,佛教称一切烦恼、迷惑、疑虑等妨碍修性养心的心理活动为魔,诗人的创作欲望就被称为诗魔。“侵”即侵扰、扰乱。“欹(qī欺)石”意即倚石;“沉音”即沉思、低诵,全联意为:那无法抑制的写诗欲望从早到晚扰乱着我的心灵,使我不得安宁。

我绕过菊篱,斜靠石头,独自沉思低诵。诗人一旦构思成熟,即进入正式创作阶段,这就是颔联所说:“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毫端”即笔尖,“蕴秀”即蕴含着隽秀的才思,“秀”既指诗人才思,又指菊花的高洁品质。“口齿噙香”即口中含香,“香”既指菊花的清芬,又借喻诗人吟就的清词丽句。全联画出了挥毫写作、推敲吟味的诗人形象,意为:我迎着寒霜,笔尖蕴含着隽秀的才思,写出赞颂秋菊美好品格的诗句;我又口中含着菊花的清香,对着月亮反复吟诵刚写就的《咏菊》新诗。以上两联犹如一篇诗歌创作论,但生动形象远远超出了纯理论的表述。咏菊之诗既已完成,诗人便不得不考虑自己的作品能否为读者所理解,颈联所写即此:“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素怨”与“秋心”为互文,此处均指诗人高傲贞洁的情怀。诗人在忧虑:有谁能理解我诗中流露倾诉的高洁之情呢?这使我们想起曹雪芹自题《红楼梦》的一绝:“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两首诗的思想如此接近,可见作者既以此诗表现了林黛玉不同流俗的叛逆品格难为世人所容,又借此诗再次倾诉了自己对作品难为时人理解的忧虑。最后尾联又以“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归结到《咏菊》本题,以对菊花高风亮节的赞美结束全诗。“陶令”即东晋大诗人陶潜,他曾做过彭泽县令;“平章”即评论;陶潜一生爱菊,写过许多关于菊花的诗篇。尾联意为,自从陶潜在诗歌中评说赞美菊花以后,菊花的高尚品格至今为人们所倾慕,并写成无数咏菊之诗。

黛玉此诗在十二首菊花诗中地位特殊,实系菊花组诗之重心,因为它不但赞美了菊花的高傲风骨,而且形象地总结了诗歌创作的规律,并再次流露了曹雪芹“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感慨。作者在林黛玉的诗中寄寓了自己的心声,显示在作者心目中林黛玉形象之重要为他人所难以企及。



为您推荐

海棠冻石蕉叶杯(红楼梦鉴赏)

【释文】: 以叶腊石为主要成分的致密石料,若色彩丰富,质地透明如冻者,称为“冻石”主要产于福建寿山、浙江青田、浙江昌化,可制作印章和工艺品。 清叶梦珠《阅世编》卷七:“图书石向出浙江处州青田县,其精者为冻石也。各种..

攒心盒子(红楼梦鉴赏)

【释文】: 即攒盒,在清康、雍、乾时期十分盛行,小说中也出现多次。 一般为漆盒,多圆形,但亦可制成别式,故小说云“攒盒式样,亦随几之式样”,几则“也有海棠式的,也有梅花式的,也有荷叶式的,也有葵花式的,也有方的,也有圆的,其式不..

捏丝戗(qiāng枪)金五彩大盒子(红楼梦鉴赏)

【释文】: 一种木质彩漆戗金盒。 明黄成《髹漆录》:“金,戗或作戗,或作创,一名镂金。”戗金的做法是在朱色或黑色漆底上,用针或刀尖镂出纤细的花纹,花纹之内打金胶,然后将金箔粘着上去,成为金色或银色的花纹。捏丝乃刻丝、刻..

乌木三镶银箸(红楼梦鉴赏)

汝窑花囊(红楼梦鉴赏)

【释文】: 汝窑,宋代着名瓷窑之一(参见“汝窑美人觚”条)。 花囊,内可贮水,上有圆孔的插花用具。明袁宏道《瓶史》称:“大抵斋瓶宜小而矮……花囊、蓍草、蒲搥皆须形制减小者,方入清供。”又称:“插花不可太繁,亦不可太瘦。..

大观窑(红楼梦鉴赏)

【释文】: 大观是宋徽宗的年号(公元1107年-1110年)。 大观窑有二说:一指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宫廷自置瓷窑烧造的瓷器,即北宋官窑,窑址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一指饶州景德镇于大观间烧造的窑变瓷器。宋周辉《清波杂志》:“饶州..

雕漆几(红楼梦鉴赏)

【释文】: 以金、银、锡、木为胎,叠涂朱漆,于漆半干时雕镂花纹者谓之雕漆。 邓之诚《骨董琐记》:“雕漆始于宋庆历以后,分戗金和剔红。戗金以细针戗出山水、人物、亭观、花木、鸟兽,以钻钻其空处,谓之攒犀;剔红器朱厚色鲜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