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文】: 此诗为薛宝钗所作。
她熟习绘事,长于画论(第四十二回),由她吟《画菊》诗最为合适。诗中有关绘画过程的生动描写,可以看作是宝钗的自我写照。
首联“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总起破题,意谓:在吟菊之后我趁兴挥笔画菊,兴高狂放而不自知,岂是苦心构思设计,欲以绘画胜人。“丹青”原指绘画用的红、青颜料,后常用以借代绘画。
“费较量”指精心构思、斟酌取舍。谦称自己绘画乃“不知狂”的“诗余戏笔”,很符合宝钗的身份和口吻。颔联承上,具体描绘画菊过程。“聚叶泼成千点墨”写画叶。
“泼墨”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笔势豪放,如泼水墨于纸,画菊叶时多用此法,菊叶密集如聚,故称“聚叶”、“千点”。
“攒花染出几痕霜”写画花。
“攒花”指画出片片花瓣簇聚成花朵,“染”指中国画的晕染技法,画菊花时常用此法。“几痕霜”借指菊花花瓣。
全联意为:以泼墨法画出密集的菊叶,再用晕染法画成片片花瓣攒聚的花朵。菊叶及菊之花朵既已画成,画幅的整体处理更为重要:真正优秀的菊画,应该画出菊之神采风姿,乃至使欣赏者领略到菊之清香,颈联所咏即此:“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作画之人先充分领会体察菊枝在风前摇曳的神态,再以浓淡不同的水墨将其重现于纸,在画者手腕之下,枝枝秋菊似乎正散发出醉人的幽香。“跳脱(tiáo duó条夺)”一词双关,既是手镯的别称,又有灵活生动之意。它巧妙地点出了画菊之人乃是女子,又形容菊画的富有生气。诗至此,菊画已经完成,故尾联所吟乃画后余事:“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画菊者将画粘于屏以供欣赏,诗意如谓:切莫错认它是从东篱采折而来的真实之菊花,我将它粘于屏上,以观画代替赏菊,姑且让它安慰我、陪伴我度过这重阳佳节吧。
此诗中间两联具体而生动地描绘了画菊的全过程,精于绘画的宝钗能体贴入微地写出画菊的细节及再现的技巧,这是很自然的。
作者将此诗归于宝钗,与人物的艺术修养吻合,是很适宜的安排。末句“粘屏聊以慰重阳”与前面宝钗的《忆菊》诗中“慰语重阳会有期”相呼应,暗示宝钗的盼望终于落空,不见菊花而仅见画菊,正象征着她的热切期望将成画饼。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