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三顾茅庐(古书情节)

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刘备便备厚币,同关羽、张飞前往南阳隆中请诸葛亮。第一次去,刘备看到隆中卧龙冈果然清景异常: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刘备来到庄前,亲叩柴门,恭问童子。童子说:“先生今早已出门。”刘备问:“何处去了?”童子说:“踪迹不定,不知何处去了。”刘备又问:“几时归?”童子说:“归期也不定,或三五日,或十几日。”刘备惆怅不已,只好同关、张回新野。过了数日,刘备派人探明孔明已回,便教备马。张飞说:“量一村夫,何必哥哥自去,可使人唤来便了。”刘备叱道:“孔明当世大贤,岂可召乎?”就上马第二次去请诸葛亮。关、张乘马相随。时值隆冬,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张飞说:“天寒地冻,不如回新野避风雪。”刘备说:“我正要使孔明知道我殷勤之意。”三人到庄前下马,叩门问童子,童子说:“先生现在堂上读书。”刘备大喜,就同童子入门。见草堂上一少年抱膝吟咏。他以为是诸葛亮,便施礼说:“久慕先生,今特冒风雪而来。得瞻道貌,实为万幸!”那少年乃是诸葛亮之弟诸葛均。他也不留客,刘备只好作一书留下,表达寻贤心切。到了第二年新春,刘备先卜卦,选择吉期,斋戒三日,熏沐更衣,第三次带上关、张去请孔明。关羽说,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了。刘备说,从前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去了五次才得见一面,何况我要见的是大贤呢?张飞说,今番不需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他来!刘备叱道:“你太无礼!今番你不要去。若要同去,不可失礼。”张飞只好应诺。三人来到隆中,离草庐半里外,正遇上诸葛均,得知诸葛孔明在家。到了庄前,童子说:“先生在草堂上午睡未醒。”刘备吩咐关、张在门首等着,自己进去,见孔明仰卧于草堂几席之上。刘备拱立阶下,半晌,孔明未醒。关、张在外立久,不见动静,入见刘备还在侍立。张飞大怒,对关羽说:“这先生如此傲慢!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刘备仍命关、张出外等候。他往堂上看,见孔明翻身,忽又朝里壁睡着。童子欲报,刘备止住,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醒了,问童子:“有俗客来否?”童子说:“刘皇叔在此立候多时。”孔明乃起身说:“何不早报?尚容更衣。”转入后堂,整衣冠出迎。刘备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貌,便下拜,求孔明辅助。孔明推辞不过,答应了,并分析天下将三分鼎足形势。于是,刘、关、张陪孔明同归新野。刘备待孔明如师,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共议天下大事。



为您推荐

【初出茅庐】成语解释及古文出处

[结构] 动宾式。 [释义] 指诸葛亮离开隐居的南阳茅屋,辅佐刘备,和曹操第一次交锋,就打了胜仗。后多比喻刚走上社会或工作岗位,还缺乏经验。茅庐:草屋。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三九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

初出茅庐(典故)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章武五年上疏”(即诸葛亮《前出师表》见《文选》卷三十七):“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

三顾茅庐——1、好难请;2、求贤

顾:拜访。 茅庐:草房。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隐居于隆中的茅庐里,刘备为了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打天下,曾经三次到茅庐去拜访,最后一次才见到诸葛亮,把他请出来。 1、比喻..

【初出茅庐久经世故】反义词解析及例句

郭文雄上任(古书情节)

郭文雄去当江苏昆山县令。这个县素称难治,吏人多豪横狡滑。离县城还有五百里,就有十几个吏人来迎,郭装病住在旅社,吏人也留在那里等他。他却拿着任命书夜里走小道,一昼夜..

以熊换女(古书情节)

宁王去陕西户县一带狩猎,在树林草丛中发现一个大柜,锁得很严实,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一个少女,据少女说,她姓莫,家乡昨夜来一伙盗贼,其中有两个和尚,这两个和尚在打劫后..

永嘉舟子(古书情节)

湖州小客把生姜卖给永嘉富人王生,讲价时发生争执,王生把小客推跌在门槛上昏死过去,在王生救护下复苏,王给以酒食表示歉意,并给以匹绢。小客上船回家,向船家叙述了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