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释之执法(古书情节)

张释之,字季,西汉南阳郡堵阳县人。因家资丰厚,被选为骑郎,做文帝的侍从,十多年没有升迁,就想辞官回家。袁盎知道他的才德,就请文帝调他去补谒者的缺额。张释之朝见文帝,讲了秦、汉两朝的历史事实,说明秦败汉兴的原因。文帝十分赞赏,就任命他为谒者仆射。一次,张释之随文帝到上林苑游览。文帝登上楼台看虎,问陪同的校尉,登记在册上禽兽共有多少,一连问了十几个,全答不出来。这时管理老虎的啬夫,便代他们回答了,将禽兽的数目说得一清二楚,表现出自己能随口应对,百问百答的样子。文帝称赞啬夫并命令张释之去任命啬夫做上林令。张释之上前劝告说:“现在皇上仅仅由于啬夫能说会道就越级升他,恐怕天下的人会一窝蜂地争着夸夸其谈,不讲求实际了。而且下面受上面的同化,比影子随形体,回响伴随声音还要快。任免官吏不可不详细考察啊。”文帝听后,认为对,就撤销了对啬夫的任命。不久,皇太子和梁孝王同车上朝。他们到了司马门,还不下车,张释之于是追上去加以制止,不让他们进宫门,并上了本奏章,弹劾他们犯了“不敬”的罪名。一天,文帝出行,路经中渭桥,忽然一人从桥下钻出来,把皇帝驾车的马吓了一跳。于是把那人逮捕了,由张释之亲自审讯。那人供认:从外县来长安,听见御驾经过,禁止通行,就躲在桥下。等了好久,以为皇帝已经过去了;可是钻出来之后,看见车马还在经过,只好奔逃了。张释之判决那人违反行人回避的禁令,判处罚金。文帝看了判决发怒,说处罚太轻。张释之说:“法律是皇帝和天下人所共有的,不应该偏私。现在法律是这样规定的,如擅自更改,加重刑罚,那么百姓便不会相信法律了。而且在当时,皇上要严办他,当场派人把他杀掉也就完了。如今交给廷尉,廷尉是天下公平执法的模范,一有偏差,天下执法的人都会随着任意增减刑罪,叫老百姓怎么办?”过了一会,文帝才说:“廷尉的判决是正确的。”后来有人盗窃高祖庙里供奉的玉环,犯人捕获后,张释之按法令呈奏上去,判处该犯死刑。文帝大怒说:“这人无法无天,竟敢盗窃先帝的器物!原想办他个灭族的罪名。可是你却根据一般法律呈奏上来,这不符合我敬奉祖庙的本意啊。”张释之叩头谢罪说:“按照法律,办这样的罪名就到顶了。况且就是犯同样的罪,也要根据罪状的轻重为准则。如今盗取祖庙器物的就办灭族的罪。那么,万一有无知愚民在长陵上挖一捧泥土,皇上又拿什么罪名来办他呢!”文帝告诉了太后之后,才同意了廷尉的判决。



为您推荐

郭文雄上任(古书情节)

郭文雄去当江苏昆山县令。这个县素称难治,吏人多豪横狡滑。离县城还有五百里,就有十几个吏人来迎,郭装病住在旅社,吏人也留在那里等他。他却拿着任命书夜里走小道,一昼夜..

以熊换女(古书情节)

宁王去陕西户县一带狩猎,在树林草丛中发现一个大柜,锁得很严实,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一个少女,据少女说,她姓莫,家乡昨夜来一伙盗贼,其中有两个和尚,这两个和尚在打劫后..

永嘉舟子(古书情节)

湖州小客把生姜卖给永嘉富人王生,讲价时发生争执,王生把小客推跌在门槛上昏死过去,在王生救护下复苏,王给以酒食表示歉意,并给以匹绢。小客上船回家,向船家叙述了自己的..

令尹子文三仕(古书情节)

杨戬馆客(古书情节)

北宋末年,宦官杨戬权盛一时。一次他去郑州上祖坟,姬妾留在汴京有数十人。杨对她们监护得很严,大门中门加锁,在墙壁间装着轮盘,为她们递进食物。有一妾羡慕外馆一客,弄一..

崔光清廉(古书情节)

南北朝时的北魏,自从孝文帝太和年间把都城从平城迁往洛阳之后,国家逐渐富裕起来,国家仓库物品满溢,只得把钱绢不加保管地随意地堆积在廊屋里,也没有统计数量。太后决定赐..

恩情庙(古书情节)

广东顺德某乡有一条河,春夏水涨时水流很急,凭渡船而过。一天,渡船人已满,有个十四五岁少女,姿容端丽,手持一枝春兰花,上了渡船。船上人看她美丽,称赞她的花,她不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