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和尚忍字记(古书情节)

灵山会上第十三尊罗汉,听佛讲经时动了凡心,被罚往下方,投胎到汴梁姓刘的家里,名叫刘均佐,是汴梁第一富户,悭吝成性,视钱如命。一日他在大雪中,见到一个冻倒的人,不觉动了恻隐之心,用酒把这人灌醒,问起姓名,说叫刘均佑,与自己姓名相近,便留在家里,结为兄弟。均佐过生日,均佑置酒祝贺,忽然来了一个胖和尚背着布袋大笑着喊道:“刘均佐看财奴供我一斋,我将大乘佛法传你。”和尚索纸写佛法,均佐舍不得纸。伸出手掌让写,和尚写了一个“忍”字就不见了。均佐用水洗手,越洗字迹越鲜明,用手巾一擦,满巾都是“忍”字,觉得很怪异。过了会儿,有个讨饭的刘九儿,也叫着均佐的名字要钱,并说均佐欠着他的钱,均佐忍不住去推九儿,九儿立即倒下死了,均佐非常恐慌,准备去自首。这时,那个布袋和尚又来了,指责均佐为什么不能忍一忍,然后把九儿救醒,劝均佐出家。均佐舍不得离家,答应就在屋后结庵修行,家里的事都托均佑代管。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均佐的儿子佛留来说,他母亲和均佑坐在一起喝酒。均佐又忍不住了,持刀去杀,不见均佑,却见刀柄上有一“忍”字。布袋和尚再次出现,告诫均佐要忍住,并劝他离开妻子儿女出家,均佐勉强同意了。和尚便把他引到岳林寺,让自己的徒弟定慧做他的老师,教他参禅念佛,以忍为上。均佐刚坐定,忽然想起万贯家产不知怎样了,被定慧呵斥。稍停,均佐又想起妻子和儿女,再次遭定慧呵斥。均佐渐渐入睡,梦见与妻子相会,发现妻子手中有“忍”字,儿女额上也有“忍”字,又见布袋和尚领着他妻子绕场而行,怀疑这和尚在欺骗自己。醒来便告辞定慧回家,路过祖坟休息,看到一个八十老翁,细问是均佐的孙子,原来他已经出家一百多年了,他的妻子儿女都已入土,均佐这时才大彻大悟,布袋和尚来,告诉他前世是宾头卢尊者,他的妻子是骊山老母,儿子是金童,女儿是玉女,和尚自己是弥勒尊者,怕他堕落,特来度脱。

为您推荐

以熊换女(古书情节)

宁王去陕西户县一带狩猎,在树林草丛中发现一个大柜,锁得很严实,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一个少女,据少女说,她姓莫,家乡昨夜来一伙盗贼,其中有两个和尚,这两个和尚在打劫后..

永嘉舟子(古书情节)

湖州小客把生姜卖给永嘉富人王生,讲价时发生争执,王生把小客推跌在门槛上昏死过去,在王生救护下复苏,王给以酒食表示歉意,并给以匹绢。小客上船回家,向船家叙述了自己的..

令尹子文三仕(古书情节)

子张问孔子,楚国的令尹子文三次做令尹的官,没有显出高兴的样子;三次被罢免,也没有显出怨恨的样子。每一次免职,他一定把自己的一切政令全部告诉给接位的人。这个人怎么样..

杨戬馆客(古书情节)

崔光清廉(古书情节)

南北朝时的北魏,自从孝文帝太和年间把都城从平城迁往洛阳之后,国家逐渐富裕起来,国家仓库物品满溢,只得把钱绢不加保管地随意地堆积在廊屋里,也没有统计数量。太后决定赐..

恩情庙(古书情节)

广东顺德某乡有一条河,春夏水涨时水流很急,凭渡船而过。一天,渡船人已满,有个十四五岁少女,姿容端丽,手持一枝春兰花,上了渡船。船上人看她美丽,称赞她的花,她不好意..

医贫(古书情节)

上海叶天士精通医理,医术甚高,求医者络绎不绝。有一天坐轿子出诊,有个乡里人在路上碰着,请叶看病。叶试了脉,说:“你六脉均调,有什么病呢?”乡人说:“我患的是穷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