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法令置官吏(古书情节)

秦孝公问公孙鞅说:“在今天制定了法令,希望明天就能使全国的官吏和人民都认识明确,而且奉行,一致遵从,没有奸私,应该怎么办呢?”公孙鞅说:“国君要给法令设置官吏,寻求明晓法令条文的人,来做各地主管法令的官吏。由下面推荐给天子,天子就命令他们主管法令。他们都走下台阶,接受命令,就去上任。各个主管法令的人如果胆敢忘掉执行法令条文的某项规定,就各按照他们所忘掉的法令条文的某项规定,来办他们的罪。主管法令的官吏如有迁移或死亡,就马上叫学习的人诵读法令条文,给他定出规程,叫他几天就明晓法令条文;若不合规程,就用法令办他的罪。如果有人胆敢删改法令,减去和增加一个字以上,就是死罪,决不赦免。众官吏和人民有向主管法令的官吏询问法令的条文,主管法令的官吏必须按照他们原来要问的法令,明确地告诉他们。而且制造一个一尺六寸长的‘符’,符上写明年、月、日、时,所问法令的条文。如果主管法令的官吏不肯告诉,等到询问法令的官吏或人民犯了罪,所犯的正是所询问的那一条款,那么,就按照官吏或人民所询问的那一条款所规定的罪,来办主管法令的官吏的罪。在问答的当时,就把‘符’的左片给予询问法令的官吏或人民,主管法令的官吏小心地把符的右片装在木匣里,藏在一个屋中,用法令长官的印封上,即使主管法令的官吏死去,也按照‘符’片上所写的来办事。”



为您推荐

法令者,治恶之具也,而非至治之风也。是以古者明王茂其德教而缓其刑罚也。

【名言出处】: 《盐铁论·论灾第五十四》 【译】: 法令,是惩治恶人的方法,但不是太平盛世的风气。因此古代的圣明君王注重他们的品德教育而舒缓他们的刑罚。 【注】: 《史记·酷吏列传》:“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法清浊之源..

郭文雄上任(古书情节)

郭文雄去当江苏昆山县令。这个县素称难治,吏人多豪横狡滑。离县城还有五百里,就有十几个吏人来迎,郭装病住在旅社,吏人也留在那里等他。他却拿着任命书夜里走小道,一昼夜..

以熊换女(古书情节)

宁王去陕西户县一带狩猎,在树林草丛中发现一个大柜,锁得很严实,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一个少女,据少女说,她姓莫,家乡昨夜来一伙盗贼,其中有两个和尚,这两个和尚在打劫后..

永嘉舟子(古书情节)

令尹子文三仕(古书情节)

子张问孔子,楚国的令尹子文三次做令尹的官,没有显出高兴的样子;三次被罢免,也没有显出怨恨的样子。每一次免职,他一定把自己的一切政令全部告诉给接位的人。这个人怎么样..

杨戬馆客(古书情节)

北宋末年,宦官杨戬权盛一时。一次他去郑州上祖坟,姬妾留在汴京有数十人。杨对她们监护得很严,大门中门加锁,在墙壁间装着轮盘,为她们递进食物。有一妾羡慕外馆一客,弄一..

崔光清廉(古书情节)

南北朝时的北魏,自从孝文帝太和年间把都城从平城迁往洛阳之后,国家逐渐富裕起来,国家仓库物品满溢,只得把钱绢不加保管地随意地堆积在廊屋里,也没有统计数量。太后决定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