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俨、俟、份、佚、佟: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贤圣,谁能独免。子夏有言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友之人,亲受音旨,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耶?
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游西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余尝感孺仲贤妻之言,败絮自拥,何惭儿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内愧。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在昔,眇然如何!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
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
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颖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汜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
这是陶渊明大病以后写给五个儿子的疏札。首段对人的生死表示一种达观的态度,中段回顾自己的一生,末段对儿子们提出希望,虽然带有遗嘱的性质,可娓娓道来,如叙家常。文中叙述由于自己辞官归田而让孩子们受了委屈,流露出一种歉疚感和怅惘的意绪。但这种意绪并没有改变他归田的人生态度,所以下文仍然表现出自己热爱自然的本性和眷念田园生活的情绪。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