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
关中风土完厚,人质直而尚义,风声习气,歌谣慷慨,且有秦、汉之旧。
至于山川之胜,游观之富,天下莫与为比。故有四方之志者,多乐居焉。
予年二十许时,侍先人官略阳[1],以秋试留长安中八九月。时纨绮气未除,沉涵酒间。知有游观之美而不暇也。长大来,与秦人游益多,知秦
中事益熟,每闻谈周、汉都邑及蓝田、鄠、杜间风物[2],则喜色津津然动于颜间。二三君多秦人,与余游,道相合而意相得也。常约近南山[3],寻一牛田,营五亩之宅,如举子结夏课时,聚书深读,时时酿酒为具,从宾客游,伸眉高谈,脱展世事,览山川之胜概,考前世之遗迹,庶几乎不负古人者。然予以家在嵩前[4],暑途千里,不若二三君之便于归也。
清秋扬鞭,先我就道,矫首西望,长吁青云。今夫世俗惬意事,如美食大官,高赀华屋,皆众人所必争而造物者之所甚靳[5],有不可得者。若夫闲居之乐,淡乎其无味,漠乎其无所得,盖自放于方之外者之所贪,人何所争,而造物者亦何靳耶?行矣诸君,明年春风,待我于辋川之上矣[6]。
——《四部丛刊》本《遗山先生文集》
[1]先人:指作者之叔父元格。元好问自幼过继给叔父为嗣。略阳:今属陕西。[2]鄠(音户):
今陕西户县。杜:杜陵。汉宣帝之陵所在。位于西安市东南。鄠、杜一带古为官僚文士宴游之地,园
林名胜颇多。[3]南山:指终南山。[4]嵩前:嵩山之前。在今河南登封。金宣宗兴定二年
(1218)作者从宜阳移居登封县北。[5]靳(音尽):吝惜。[6]辋川:在陕西蓝田。唐王维
曾居于此。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