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论语》是孔门弟子、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若干学生言语行事的一部著作,成书于春秋战国之交。孔子早年为实现天下归仁的理想凄凄惶惶,席不暇暖,奔走于各国;晚乃聚徒讲学,诲人不倦,首开民间讲学之风,因而被尊为万世师表。《论语》一书重点反映了孔子的理想——仁。仁的端倪是恻隐之心,仁的核心是爱人,仁的根本是孝悌。仁的运作,就是通过扩充对他人的同情心,扩充对亲族的爱心,达到人人互敬互爱互帮互助的境界——大同。

《论语》是篇幅简短的语录体散文,文字浅近,接进口语;但言简意深,因之多成为后人的座右铭。《论语》中简短的对话也很活泼生动,颇能表现人物性格。

《论语》较流行的本子有朱熹的《四书集注》、程树德的《论语集释》、杨遇夫(树达)先生的《论语疏证》、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等。

为您推荐

太白社与“论语”派关于小品文的论争

三十年代初,以鲁迅和瞿秋白为代表的革命战斗杂文滋荣繁盛,发挥了巨大的战斗作用,而以林语堂和周作人为代表的主张“自我”,“闲适”的小品文也相当风行。 它们代表了当时杂..

“论语”派

因《论语》半月刊而得名。 三十年代初期,林语堂积极提倡小品文,接连创办了专登小品文的期刊:《论语》半月刊(1932年)、《人间世》半月刊(1934年)、《宇宙风》半月刊(1935年),其中..

论语

《论语》是孔门弟子、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若干学生言语行事的一部著作,成书于春秋战国之交。孔子早年为实现天下归仁的理想凄凄惶惶,席不暇暖,奔走于各国;晚乃聚徒讲学,..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大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

孟子

孟子受业于孔子孙子思之门人,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早年周游列国,推行仁政,不为诸侯所用,于是“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太史公..

齐桓晋文之事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