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

韩非,战国末年韩国的公子。他与李斯同为荀况的学生。韩国兵败地削,屡谏而不能用,乃发愤著书十余万言。秦王政见之而喜,因急攻韩。非奉使入秦,为李斯所谗而被杀。

韩非的学术综合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及慎到的“势”,而集法家之大成。他主张君权第一,反对仁义,仇视人民,故其学说显然不及儒家的提倡爱人,鼓吹民本思想之有积极意义。但他提倡法制;主张因时制宜,又有一定的进步性。

《韩非子》今存五十五篇,较通行的注本有清代王先慎的《韩非子集解》。今人梁启雄的《韩非子浅解》、陈奇猷的《韩非子集释》,收罗资料较全,亦足供参考。

《韩非子》代表了春秋战国以来散文的最高成就。其文辞锋犀利,说理精密,分析透辟,且善于以寓言故事和历史资料为论据,因而形象生动,感染力强。最为人所称道的是其逻辑的缜密在先秦散文中已臻极致,故说服力极强。

为您推荐

说难

凡说之难:非吾知之有以说之之难也,又非吾辩之能明吾意之难也,又非吾敢横佚而能尽之难也。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所说出于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厚利,则见..

和氏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

南面

人主之过,在已任臣矣,又必反与其所不任者备之,此其说必与其所任者为仇,而主反制于其所不任者。今所与备人者,且曩之所备也。人主不能明法而以制大臣之威,无道得小人之信..

用人

大体

古之全大体者:望天地,观江海,因山谷,日月所照,四时所行,云布风动;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属轻重于权衡;不逆天理,不伤情性;不吹毛而..

五蠹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

人主

人主之所以身危国亡者,大臣太贵,左右太威也。所谓贵者,无法而擅行,操国者而便私者也。所谓威者,擅权势而轻重者也。此二者,不可不察也。夫马之所以能任重引车致远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