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乐80

昼夜乐

柳永

洞房记得初相遇。

便只合、长相聚。

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

况值阑珊春色暮。

对满目、乱花狂絮。

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



一场寂寞凭谁诉。

算前言,总轻负。

早知恁地难拚,悔不当时留住。

其奈风流端正外,更别有、系人心处。

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词作鉴赏

这是一首回忆往昔欢聚和抒写相思的词。作者词中塑造了一个独居索寞、伤春怀人的思妇形象。词中以长调的形式,纵横驰骋,铺叙展衍,层层递进,把女主人公细腻深婉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曲折往复,使读者清晰地感觉到了她的个性与生命的真实存。

词化抒情女主人公叙述其短暂而难忘的爱情故事。她从头到尾,絮絮诉说其无尽的懊悔。作者以追忆的方式从故事的开头说起,不过省略了许多枝节,直接写她与情人的初次相会。这次欢会就是他们的初次相遇。初遇即便“幽欢”,正表现了市民恋爱直捷而大胆的特点。这样的初遇,自然给女性留下特别难忘的印象,她一心认


定“便只合,长相聚”。但事与愿违,初欢即又是永久的分离。暮春时节所见到的是“乱花狂絮”,春事阑珊。春归的景象已经令人感伤,而恰恰这时又触动了对往日幽欢幸福与离别痛苦的回忆,愈加令人感伤了。“况值”两字用得极妙,一方面表示了由追忆回到现实的转换,另一方面又带出了见景伤情的原因。“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之“伊”为第三人称代词,既可指男性,也可指女性。柳永的俗词是供女艺人演唱的,故其中的“伊”一般都用以指男性,此词的“伊”亦指男性。女主人公将春归与情人的离去联系起来,美好的春光她的感受中好象是随他而去了。“直恐”两字使用得很恰当,事实上春归与人去是无内联系的,她所作的主观怀疑性的判断,将二者联系起来纯是情感的附着作用所致,说明思念之强烈。“一场寂寞凭谁诉”,词情的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场寂寞”是春归人去后最易感到的,但寂寞和苦恼的真正原因是无法向任何人诉说的,也不宜向人诉说,只有深深地埋藏自己内心深处。于是整个下片转入抒写自身懊悔的情绪。作者“算前言,总轻负”,是由于她的


言而无信,或是损伤了他的感情,这些都未明白交代,但显然责任是女方;于是感到自责和内疚,轻易地辜负了他的情意。再讲“早知恁地难拚,悔不当时留住。”可以看出她当初未考虑到离别后情感上竟如此难于割舍。他不仅举措风流可爱,而且还品貌端正,远非一般浮滑轻薄之徒可比,实是难得的人物。而这个人“更别有、系人心处”,写说她才能体验到的好处,也是她“难拚”的最重要的原因。结句“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非常形象地表现了这位妇女悔恨和思念的精神状态。攒眉即愁眉紧锁,是“思量”时忧愁的表情。意思是,每日都思量,而且总是忧思千次的,可想见其思念之深且切了。这两句的表述方式很别致,正言反说,语转曲而情益深。不思量已是攒眉千度了,则每日思量时又将如何,如此造语不但深刻,而且俏皮,十分传神。



为您推荐

严冬阴风劲,穷岫泄云生。昏曀无昼夜,羽檄复相惊(诗词描写)

严寒凛冽的冬天,从山谷中吹来的风猛烈刺骨。 荒僻的深山之中冒出的云雾,弥漫升腾。整个天空一片昏暗,分不清昼夜,连调兵的将官都有些惊惧。这是描写军队在恶劣天气中行军的诗句,诗人抓住了冬天风“劲”、天“昏”的特点进..

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

【原文出处】:唐·高适《送浑将军出塞》 边地城头号角声声响起,令人斗志激昂。 刀匣中的战刀闪闪发光,日夜鸣叫,似要跃出刀匣投入到战士手中,让他们提着它奔赴战场。诗人用..

混同江水白山来,千里奔流昼夜雷。襟带北庭穿碛下,动摇东极蹴天回。

【原文出处】:清·吴兆骞《混同江》 滔滔滚滚的松花江水从长白山而来,千里奔流,昼夜不息,涛声如雷。 它就象是“北庭”的襟带一样,穿过砂石直流而下,一直向东,波涛动荡,..

严冬阴风劲,穷岫泄云生。昏曀无昼夜,羽檄复相惊。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原文出处】:南朝宋·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诗》 高耸的庐山不分日夜遮蔽着日光月影,山顶上不分冬夏终年覆盖着霜雪。 诗句描写庐山之高峻,不同凡响。“蔽日月”、“共霜..

思君如日月,回还昼夜生。

【原文出处】:南朝宋·刘骏《自君之出矣》 我对你的思念之情就象太阳和月亮,日日夜夜循环往复,绵延不绝。 诗句借日月之周而复始的运行,写出对亲人刻骨铭心的怀恋。诗人用比..

昼夜乐80

昼夜乐 柳永 洞房记得初相遇。 便只合、长相聚。 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 况值阑珊春色暮。 对满目、乱花狂絮。 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 一场寂寞凭谁诉。 算前言,总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