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琼花83

惜琼花

张先

汀蘋白,苕水碧。

每逢花驻乐,随处欢席。

别时携手看春色。

萤火而今,飞破秋夕。



汴河流,如带窄。

任身轻似叶,何计归得?

断云孤鹜青山极。

楼上徘徊,无尽相忆。


词作鉴赏

此为怀人思归之词。全词大开大合地转换时空,将怀人思归之情节序交替和情事变故中层层演绎出来。词人将昔日故乡春光的艳丽和今日异乡秋色的萧索加以比照,又以昔日的纵情宴游、意气风发与今日的独倚危楼、落寞消沉进行对比,通过今昔对比的总体布局,从纵的方面加强了情感的深度、力度。

上片追忆昔日游春、欢宴和别离的情景,通过景物色调、环境气氛的映衬比照,展现今昔生活的巨大变化。首二句以当日春景起兴,兼点时今、地点。“苕水”即苕溪,作者家乡浙江吴兴。

苕溪一带,向以风光秀美著称。词写故乡春色,独取白蘋、碧水等色调鲜明的景物,组成一幅明丽的画面:汀上蘋花盛开,洁白似雪;苕溪青波



涟涟,水色如碧。“白”、“碧”二字,设色浓淡相宜,点染出江南的无限春意。三、四句因景及人,着意描绘昔日当此良辰美景,徜徉于花前,寄情于山水,陶醉于筵席的种种赏心乐事。两句中“每逢”从时间上说,“随处”从空间上说,强调时时处处,逢花则乐,遇席则欢,以此提挈笔势,推进感情,其纵情游赏的怡然之乐,溢于纸外。接着用“别时携手看春色”,挽住对旧游的追忆。由欢会而别离,词情因之一转。此句承上启下,暗中转折,直跌出上片煞拍处的“萤火”二句。昔日的故乡欢会,忽成今日的异乡独处;记忆中的旖旎春光,忽成眼前秋夕流萤的惨淡景象。转瞬之间,情景陡变。上片前五句虚景实写,层层开宕;后二句由昔而今,落到现况。

过片“汴河流,如带窄”两句景情缘生,融情入景,将蜿蜒远去的滔滔河水与长流不尽的绵绵乡思融化一起,营造出流水不息,思乡不已的意境。底下“任身轻似叶,何计归得?”正是即景而生的无限盼想。波上之叶,本与水惧往,叶随水去,可漂流到日思夜想的家乡。但作者说即使河如带窄,身轻似叶,仍难归去,则更深一层


地写出欲归不得,的凄苦情怀。接着转换笔锋,由俯视写到仰视。作者望乡心切,凝神远眺,然而望尽寥廓的天宇,唯见断云悠悠飘浮,孤鹜渐渐远去;天之尽头,更有一抹青山,遮住望眼。从全词看,此句造境尤高远阔大。词中所展拓的境界愈阔大,所引逗的情思往往愈绵邈深长。这句中,云是飘浮无依的“断云”,鹜是离群失所的“孤鹜”,以此映衬自己的飘零身世和孤寂处境,可谓妙合无垠。而天之尽头的青山远影,则给人以归路迢迢、归期渺茫之感。词末由凭高临眺之景,自然过渡到凭高临眺之人。煞拍“无尽相忆”一句,感情份量极重。“相忆”二字,与上片遥相呼应,传达出一种相思而不能相见的惆怅。回首昔日,欢宴难再,往事成空;思想眼前,楼上徘徊,归思难收。全词以徘徊楼上的自我形象作结,凄惋动人,有余而不尽。



为您推荐

青门引42

青门引 张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 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 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词作鉴赏 此为春日怀人之作。..

浣溪沙95

浣溪沙 晏殊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 晚来妆面胜荷花。 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 一场春梦日西斜。 词作鉴赏 此词写夏日黄昏丽人昼梦方醒、晚妆初罢、酒脸微..

浣溪沙43

浣溪沙 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词作鉴赏 此词慨叹人生有限,抒写离情别绪,所表现的是及..

蝶恋花14

清平乐14

清平乐 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云鱼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词作鉴赏 此为怀人之作。词中寓情于景,以淡景写..

清平乐77

清平乐 晏殊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绿酒初尝人易醉。 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 斜阳却照阑干。 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词作鉴赏 此词与作者的《浣溪沙。小阁重帘..

喜迁莺45

喜迁莺 晏殊 花不尽,柳无穷,应与我情同。 觥船一棹百分空,何处不相逢。 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 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 词作鉴赏 这是一首赠别词,作者将离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