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田乐61

归田乐

晏几道

试把花期数。

便早有、感春情绪。

看即梅花吐。

愿花更不谢,春且长住。

只恐花飞又春去。

花开还不语。

问此意、年年春还会否?绛唇青鬓,渐少花前侣。



对花又记得,旧曾游处。

门外垂杨未飘絮。


词作鉴赏

此词抒写感春怀人之情。全词以“花”为线索串起全词,以突出伤春之意。词之上片数花期是盼春,看花吐、恐花飞是留春,下片言情,盼春留春是为怀念“花前侣”。末三句回忆旧曾游处,亦是希冀春天来了能够再会“花前侣”。

起首两句不落俗套,用笔不凡,以盼春写伤春,前后矛盾,语便脱俗。而着一“试”字、“早”字,尤见深情。“看即梅花吐”句,承上启下。“看即”,为随即义。梅花是最早开的花、报春的花,如今已是含苞欲放了。紧扣上句“便早有”三字。愿花“三句,补足上文。这几句的意思是:梅未开时,已希望它更不凋谢,好让芳春长驻人间,怕只怕百花飘残,匆匆春又归去!

过片后,紧承上片,语本欧阳修《蝶恋花》“泪眼问花花不语”意。等到花开时,它却默然无语,试问其中的深意,年年的春天都能够理解


吗?三句的言外之意是,如果春天能理解人们的心意的话,它就不会叫花儿凋谢了,因为花开花落,春来春去,正是人们悲感的缘由。年年如是伤春,年年的春天依然逝去,“不语”的是花,发出痴问的是词人,“此意”,即上片愿花不谢、春长住之意。句句深入,环环紧扣,两片融为一气。“绛唇青鬓”二句,转而进入怀人的主题。当日花前一起快乐地游春的侣伴如今安?《小山词自序》说:“追惟往昔过从饮酒之人,或垄木已长,或病不偶,考其篇中所记悲欢合离之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但能掩卷怃然,感光阴之易逝,叹境缘之无实也。”“绛唇青鬓”,形容年少,当指昔日同游的女子,即莲、鸿、蘋、云等人。“渐少”,意谓一年比一年少,与上文“年年”呼应。两句跌深一层,道出词旨“对花”三句,收束全词。可是看到花开,便记起旧日曾游之地,而那时,那门外袅娜的垂杨,还未曾扬花飘絮呢!“旧曾游处”,即当时歌酒征逐之地:“门外垂杨”,即作者《浣溪沙》词“户外绿杨春系马”处。末三句追忆旧游,以当日赏春的欢


乐与今朝孤独的悲感对照,说明花飞春去只是勾起伤感的表面原因,而感旧怀人才是真意之所。

这首小词,以深挚的感情、浅近的语言,把感春怀人的心绪娓娓道来,流美自然而又缠绵往复,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令人为之低徊不已,堪称独具艺术魅力的纯情至情之作。全词拗句甚多,喜用重字,具有飞扬灵动的音乐美。整首词平易深刻,秀韵天然,美不胜收。

为您推荐

跋续归田赋(原文及赏析)

元黄撰。 黄字晋卿。义乌人。延祐进士。历诸暨州判官,所至有治绩。 累擢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博极群书,剖析疑难,多先儒所未发。文辞布置严谨,援据精切。此《续归田赋》跋文,详细地考证了张衡撰《归田赋》的背景及意..

敬通见抵,罢归田里(原文及赏析)

敬通,东汉冯衍字敬通,《反汉书》五八上本传曰:“京兆杜陵人也。祖野王。元帝时为大鸿胪。 ”见,助动词,表示被动,相当“被”。《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抵,排挤。《汉书》八七下《扬雄传》:“抵穰侯而代..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诗词描写)

这是诗人与挚友刘禹锡临歧路叙别的一首诗。 诗歌言浅意深,意蕴深婉,低徊郁结。反语的运用尤为精湛隽永。首句寥寥数字浓缩了二人在宦海中共命运的沉浮生涯。他们共同为官,共同因革新遭贬谪;同被召回京都,今又相与被遣放至..

日借嫩黄初着柳,雨催新绿稍归田。

最早成熟的抒情小赋-张衡《归田赋》

最早成熟的抒情小赋, 是东汉科学家、文学家张衡 (78—139) 的《归田赋》.成书当在汉顺帝刘保阳嘉二至四年 (133 年—135 年) 之间.它表现了作者在宦官专权、结党营私、朝政日非的情况..

归田赋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

归田乐61

归田乐 晏几道 试把花期数。 便早有、感春情绪。 看即梅花吐。 愿花更不谢,春且长住。 只恐花飞又春去。 花开还不语。 问此意、年年春还会否?绛唇青鬓,渐少花前侣。 对花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