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送王缄13

临江仙 ·送王缄

苏轼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



凭将清泪洒江阳。

故山知好,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

殷勤且更尽离觞。

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词作鉴赏

此词将送别的惆怅、悼亡的悲痛、政治的失意、乡思的愁闷交织一起,表达了词人极度伤感悲苦的心绪。词的上片写悲苦的由来、发展和不能自己的情状,下片写送别的情怀及内心的自我排遣。

开头两句“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写的是作者十年来对亡妻的彻骨相思。苏轼爱妻王弗自至和元年(1054)嫁到苏家以后,一直很细心地照顾着丈夫的生活。苏轼于婚后五年开始宦游生涯,王弗便苏轼身边充当贤内助。苏轼性格豪爽,毫无防人之心,王弗有时还要提醒丈夫提防那些惯于逢迎的所谓“朋友”,夫妻感情极为深笃。不料到治平二年(1065),王弗突



然染病身亡,年仅二十六岁。这对苏轼来说,打击非常之大。为了摆脱悲痛的缠绕,他只好努力设法“忘却”过去的一切。而大凡人之至情,越是要“忘却”,越是不易忘却。从王弗归葬眉山至妻弟王缄到钱塘看望苏轼,其间相隔正好“十载”,这“十载”苏轼没有一年不想念王弗。“忘却”所起的作用不过是把纷繁堆积的难以忍受的悲痛,化为长久的有节制的悲痛而已。但是王缄的到来,一下子勾起了往日的回忆;日渐平复的感情创伤重又陷入了极度的痛楚之中。“凭将清泪洒江阳”,凭,凭仗,烦请。这句的意思是:今日送别,请你将我伤心之泪带回家乡,洒向江头一吊。王缄此来,与苏轼盘桓数日,苏轼得知“故山好”,自感宽慰,但又觉得自己宦迹飘零,赋归无日,成为天涯孤客,于是,不禁悲从中来。所谓“悲凉”,意蕴颇丰。苏轼当时因为与变法派政见不合而被迫到杭州任通判,内心本来就有一种压抑、孤独之感,眼下与乡愁、旅思及丧妻之痛搅混一起,其心情之坏,更是莫可名状了。

过片“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切入送别的词旨。毋庸置疑,王缄的到来,苏轼


悲凉的感情中多少增添了几分暖意,而现王缄又要匆匆离去,作者自然感到难以为怀了,于是国忧、乡思、家恨,统统融进了“别愁”之中,从而使这别愁的分量更有千钧之重。“归来欲断无肠”,是说这次相见之前及相见之后,愁肠皆已断尽,以后虽再遇伤心之事,亦已无肠可断了。“殷勤且更尽离觞”一句,意借酒浇愁,排遣离怀,而无可奈何之意,亦见于言表。

结尾两句,苏轼吐露将整个人生一切看破之意。《汉书。盖宽饶传》云:“富贵无常,忽则易人。此如传舍,阅人多矣。”本词“此身如传舍”一句借用上述典故而略加变通,以寓“人生如寄”之意。又《列子》人,则生人为行人矣。行而不知归,失家者也。“歇拍”何处是吾乡“暗用其意”。对此,顾随评曰:”人有丧其爱子者,既哭之痛,不能自堪,遂引石孝友《西江月》词句,指其子之棺而詈之曰:“譬似当初没你。常人闻之,或谓其彻悟,识者闻之,以为悲痛之极致也。此词结尾二句与此正同。”(顾随文集)


为您推荐

临江仙9(宋词点评)

【原文】: 高咏楚词酬午日(3)。。 【意译】: 时逢端午,我只能以长歌《楚辞》来抒发自己的悲怀,沦落他乡,季节更迭,时光流逝得太快了。 五月里,石榴花火红如焰,但我怎么看也觉得不如西京洛阳美人的舞裙更让人感到鲜艳夺目。..

临江仙18(宋词点评)

【原文】: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小楼西角断虹明(4),旁有堕钗横。。 【意译】: 夏日的傍晚,在远处浓绿的柳林上空,传来了阵阵轻雷。 硕大而稀疏的雨点,珠玉般地打在池中的荷叶上,仿佛要把那翠如玉盘的荷叶敲碎..

临江仙19(宋词点评)

【原文】: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5)。 。 【意译】: 我从睡梦中醒来,放眼窗外,只见高高的楼台上阁门紧锁;酒意已经消失,环顾室内,帷帐帘幕虚掩低垂,像是诉说冷清和寂寞。 去年春天的离愁别恨,此时..

临江仙10(宋词点评)

临江仙5(宋词点评)

【原文】: 忆昔西池池上饮(2)。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 安稳锦衾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相思休问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 。 【意译】: 想当初,年年和朋友们在汴京西池畅饮豪谈,彼此间意气相投,曾有过多少令人..

临江仙16(宋词点评)

【词题】: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5)。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 【意译】: 回想当年在洛阳午桥上宴饮,在座的大多是出类拔萃的名士豪杰。 皓月当空,流水轻淌,倒映在水面上的明月好像和河水一起静静地流去了。幽静的杏花苑..

画阁临江飞鸟外,丹崖拔地暮云旁。

【原文出处】:清·王士祯《登观音阁眺望》 雕刻粉饰过檐宇、窗栏的楼阁耸立在长江边,高高的阁顶在飞鸟之上。 被夕阳染红的弘济寺石壁,拔地而起与晚云齐高。诗句写从楼阁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