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34

减字木兰花

已卯儋耳春词

苏轼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

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词作鉴赏

这首词是作者被贬海南时所作,是一首咏春词。作者以欢快的笔触描写海南绚丽的春光,寄托了他随遇而安的达观思想。


此词上、下片句式全同,而且每一片首句,都从立春的习俗发端。古时立春日,“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兆民,即百姓)”(《后汉书、礼仪志上》)。春牛即泥牛。春杖指耕夫持犁仗侍立;后亦有“打春”之俗,由人扮“勾芒神”,鞭打土牛。春幡,即“青幡”,指旗帜。春胜,一种剪纸,剪成图案或文字,又称剪胜、彩胜,也是表示迎春之意。而两片的第二句都是写“春风”。上片曰:“无限春风来海上”。作者《儋耳》诗也说:“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风从海上来,不仅写出地处海岛的特点,而且境界壮阔,令人胸襟为之一舒。下片曰:“一阵春风吹酒醒”,点明迎春仪式的宴席上春酒醉人,兴致勃发,情趣浓郁。两处写“春风”都有力地强化全词欢快的基调。接着上、下片对应着力写景。上片写桃花,下片写杨花,红白相衬,分外妖娆。写桃花句,大意是乞得春神之力,把桃花染得如同血肉之色一般。丐,乞求。这里把春神人格化,见出造物主孳乳人间万物的亲切之情。、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句,是全词点睛之笔。海南地暖,其时已见杨花;而


中原,燕到春分前后始至,与杨柳飞花约略同时。作者用海南所无的雪花来比拟海南早见的杨花,谓海南跟中原景色略同,于是发出”不似天涯“的感叹。

此词礼赞海南之春,古代诗词题材中有开拓意义。同时词又表达作者旷达之怀,对我国旧时代知识分子影响深远。这是苏轼此词高出常人的地方。这首词大量使用同字。把同一个字重复地间隔使用,有的修辞学书上称为“类字”。本来,遣词造句一般要避免重复。《文心雕龙。练字第三十九》提出的四项练字要求,其中之一就是“权重出”,以“同字相犯”为戒。但是,作者偏偏利用“同字”,结果反取得异样的艺术效果,不但音调增加美听,而且主旨得到强调和渲染。这又是苏词高出他人之处。全词八句,共用七个“春”字(其中两个是“春风”),但不平均配置,有的一句两个,有的一句一个,有三句不用,显得错落有致;而不用“春”字之句,如“染得桃红似肉红”,“卷起杨花似雪花”,却分别用了两个“红”字,两个“花”字。事实上,作者也许并非有意要作如此复杂的变化,他只是为海南春


色所感发,一气贯注地写下这首词,因而自然真切,朴实感人,而无丝毫玩弄技巧之弊。这也是苏词不同流俗的地方。

为您推荐

香已寒,灯已绝,忽忆去年离别。石城花雨倚江楼,波上木兰舟(诗词描写)

深夜,香尽灯残,游子忆起去年和家人分别时的情景。 暮春时节,落花如雨,在石城的江楼上,家人倚楼而望,船只渐行渐远,直至被江波所遮挡,可亲人仍然还未下楼。词句写亲人对游子的难舍难分,也表现了作者对亲人、乡土的思恋深情。..

木兰舟上珠帘卷,歌声远,椰子酒倾鹦鹉(诗词描写)

华丽的游船上,珠帘高卷,游人在船上饮酒作歌。 词中以“木兰”示其舟美,“椰子”表其酒香,“鹦鹉”现其器具精,表现了贵族、士大夫们泛舟江上,寻欢作乐的闲适生活。 注:木兰舟,木兰树质坚固,可做舟楫,这里借指舟楫华美。同盏..

可怜岸边树,红蕊发青条。东风吹渡水,冲着木兰桡(诗词描写)

岸边的绿树,柔嫩可爱,青青的枝条上绽放着红色的花蕊。 东风吹荡着春水,春水冲刷着木兰船桨。水色和树色相滋润,水振和船荡相谐和,青条和红蕊相映衬。诗人从极佳的角度,以极适宜的配景,用极和谐的色彩为我们摄下了这幅优美绝..

汀洲花草弄春柔,长亭舣住木兰舟(诗词描写)

诗词《减字木兰花》原文及鉴赏

【原文】: 题雄州驿 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 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飞鸿过也,百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原文作者】:蒋兴祖女 【鉴赏】: 北宋末期,金人大举南侵,一举攻下开封,把徽、钦二帝以..

诗词《木兰花慢》原文及鉴赏

【原文】: 赋白莲和宇舜臣韵 怅波翻太液,谁留住,蕊珠仙。 向水殿云廊,玉容花貌,几度争妍。人间延秋无记,掩霓裳犹忆舞便娟。 画里倾城倾国,望中非雾非烟。雁飞不到九重天,《水调》漫流传。 奈花老房空,菂存心苦,藕断丝连。..

减字木兰花7(宋词点评)

【原文】: 天涯旧恨(5)。。 【意译】: 他远赴天涯已久,留下我一个人,孤寂而凄凉。 我曲折百转的愁肠,犹如香炉中正在燃烧着的回环如篆的盘香,寸寸而断。 东风吹绿了大地,吹开了百花,可是任它怎么和煦浩荡,也没法吹展我紧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