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20

千秋岁

黄庭坚

少游得谪,尝梦中作词云: “ 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 竟以元符庚辰死于藤


州光华亭上。崇宁甲申,庭坚窜宜州,道过衡阳。览其遗,始追和其《千秋岁》词。
苑边花外,记得同朝退。

飞骑轧,鸣珂碎。

齐歌云绕扇,赵舞风回带。

严鼓断,杯盘狼藉犹相对。

洒泪谁能会?

醉卧藤阴盖。

人已去,词空。

兔园高宴悄,虎观英游改。

重感慨,波涛万顷珠沉海。


词作鉴赏

据词的序文,可知这首词作于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当时英庭坚被贬宜州,经过衡阳,秦观的好友、衡州知州孔毅甫处,见到了秦观的遗作《千秋岁》词。这首词追和《千秋岁》词,为悼念故人之作。



词的上片写朝为官时的欢乐。开头两句从退朝以后说起:“飞骑轧,鸣珂碎”,写出了他们退朝以后联骑奔弛的快意情状。“齐歌”两句写他们公余之暇的征歌逐舞,有动听的歌声,有婀娜的舞姿。他写这些,主要是表现他们得意时期的深契豪情。“严鼓断”两句里,可以想象得到,他们酒酣耳热之际,会纵谈国家大事,会谈诗论文,如果有他们的老师苏东坡座的话,气氛会更加活跃,一定是庄谐杂出,议论风起。可惜政治风云的突然变化,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绍圣元年

( 1094),章执政,元祐党人都被贬官,他和秦惇等人观连遭贬谪,不复相见。

词的下片写他对秦观的沉痛悼念。“洒泪谁能会”表明自己的哀苦心情没有人能够领会,其实他的哀苦心情是不难领会的,他是悼念秦观,实际上也是自悲自悼。秦观已死,坟有宿草,而他仍奔赴贬所途中,岂能久生!他追和秦词的次年亦即崇宁四年(1105)九月三十日,果然死宜州。“醉卧藤阴盖”,用的是秦观《好事近》词中的句子。由秦观的词,想到了秦观的死,他感叹“人已去”而“词空”,言外之意是对秦观


之死,表示痛惜。“兔园”两句里,更强烈地表露出他的痛惜心情。“高宴”之所以“悄”,“英游”之所以“改”,是因为秦观已不人间。他赞赏秦观的学识与才华。秦观之死,对他来说,是失去了一位交谊深厚的朋友,秦观死的时候才五十一岁,是无情的政治风波吞没了他的生命。“重感慨,波涛万顷珠沉海。”秦观的死,使他感慨百端。这是全词的警句,集中地表现出他的沉痛情绪。

这首追和秦观的《千秋岁》词,是非常老成的作品。感情深沉郁勃,上片的欢乐,与下片的悲愤,形成强烈的对比,反映出政治局面的重大变化,从中抒发出悼念故人的深情,同时也表露出自己的身世之感,切身之痛。“波涛万顷珠沉海”和秦词末句“落红万点愁如海”相比,不相伯仲,比起孔毅甫和词末句“仙山杳杳空云海”,却又要劲健、形象得多。

为您推荐

望江东87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拦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 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 词作鉴赏 此词以纯真朴实..

诉衷情23

诉衷情 黄庭坚 小桃灼灼柳鬖鬖,春色满江南。 雨晴风暖烟淡,天气正醺酣。 山泼黛,水挼蓝,翠相搀。 歌楼酒旆,故故招人,权典青衫。 词作鉴赏 此词分四层描写江南春景:写桃柳..

诉衷情14

诉衷情 黄庭坚 戎州登临胜景,未尝不歌渔父家风,以谢江山。门生请问:先生家风如何?为拟金华道人作此章。 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 金鳞正深处,千尺也须垂。 吞又吐,信..

水龙吟 ·咏月14

绿头鸭 ·咏月77

绿头鸭 ·咏月 晁端礼 晚云收,淡天一片琉璃。 烂银盘、来从海底,皓色千里澄辉。 莹无尘、素娥澹伫;静可数、丹桂参差。 玉露初零,金风未凛,一年无似此佳时。 露坐久,疏萤时..

洞仙歌81

洞仙歌 李元膺 一年春物,惟梅柳间意味最深。至莺花烂漫时,则春已衰迟,使人无复新意。予作《洞仙歌》,使探春者歌之,无后时之悔。 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 杨柳于人便青眼。..

茶瓶儿87

茶瓶儿 李元膺 去年相逢深院宇,海棠下、曾歌《金缕》。 歌罢花如雨。 翠罗衫上,点点红无数。 今岁重寻携手处,空物是人非春暮。 回首青门路。 乱红飞絮,相逐东风去。 词作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