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16

水调歌头

叶梦得

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病不能射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
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

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
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平生豪气安?

走马为谁雄?

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
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



词作鉴赏

这首词的小题,曾慥《乐府雅词》作:“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客较胜相先。将领岳德,弓强二石五斗,连发三中的,观者尽惊。因作此词示坐客。前一夕大风,是日始寒。”以此参验词意,知为九月十五日西园习射,有感于“当筵虎士”之勇而自叹流年,衰病,感慨无力报国之作。其具体写作年代不可确考,大约作于织兴八年(1138)作者再次知建康府时期。当时,北方大片国土为金兵所据,南宋王朝只拥有半壁河山,建康已成为扼江守险、支援北伐年需的重镇。词中所写秋事,习射等均与宋金战事有关。

上片写夜饮,一片萧瑟凄凉的气氛中,出现了一个“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的词人形象。

起首一句,写深秋时节,寒霜遍地,碧天清

肃。



第二句,“秋事”,指秋收、制寒衣等事,着此二字,表达了词人西风相催、寒冬将至之际对前方将士的深切关注之情。“寒声”二句,生动地描绘出寒声不是一响而过,而是直入梧桐的枝叶深处,鸣响不止。此二句熔情于景,寄寓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沉忧。“起瞰”三句,为排遣国土沦丧、山河破碎的沉痛之感,只好借酒销愁,与客同醉。歇拍两句词意顿时扬起,写清晓习射的情景:正当词人与客酣饮之际,军中响起密集的鼓声,一片喧闹声中,报道东方欲晓,演武场上走马驰射,场面紧张而热烈。

下片写西园习射的情景。“岁将晚”句至“双雁”句,写座中客客正当盛年,武场较胜,欢谈笑语,争相夸美,不禁引起迟暮之年的词人对往事的回忆,使他以自诘的语气喟叹英雄已老、虎士威猛,叹惜自己壮志未酬身先老,羡慕“当筵虎士”英武骁勇报国有期,抒发了词人渴望为国效力的雄心壮志。结拍两句,以慷慨悲凉的笔触,既抒写出词人因年事已高无力报国而惭愧不己的心情,又表达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己”的豪迈情怀。此二句笔力雄健,词情沉郁而又苍劲。


此词为叶梦得的代表作之一。全词笔力雄健,词情沉郁而又苍健,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功力。词中上片言“回望”,结句说“回首”,前后贯通,反复言说,系念国事,北伐中原之意至为深切,深深反映了词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情怀。整首词于衰病之叹中,“与客习射的雄健背景上,透着高远与豪迈,读来令人为作者赤诚的爱国心所鼓舞和振奋。

为您推荐

八声甘州 ·寿阳楼八公山作2

八声甘州 ·寿阳楼八公山作 叶梦得 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 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 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 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 千载八公山下,尚..

点绛唇 ·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37

点绛唇 ·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叶梦得 缥缈危亭,笑谈独千峰上。 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 空惆怅。 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词作鉴赏 此词作于宋高宗绍兴五..

念奴娇62

念奴娇 叶梦得 峰横起,障吴关三面,真成尤物。 倒卷回潮,目尽处、秋水粘天无壁。 绿鬓人归,如今虽,空有千茎雪。 追寻如梦,漫馀诗句犹杰。 闻道尊酒登临,孙郎终古恨,长歌..

虞美人68

喜迁莺 ·晓行55

喜迁莺 ·晓行 刘一让 晓光催角。 听宿鸟未惊,邻鸡先觉。 迤逦烟村,马嘶人起,残月尚穿林薄。 泪痕带霜微凝,酒力冲寒犹弱。 叹倦客、悄不禁重染,风尘京洛。 追念人别后,心事..

点绛唇37

点绛唇 汪藻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 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 君知否? 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 词作鉴赏 作者一度颇感仕途艰险,机锋四伏,因而渴望..

青玉案97

青玉案 曹组 碧山锦树明秋霁。 路转陡,疑无地。 忽有人家临曲水。 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 凤楼远、回头谩凝睇。 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