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30

好事近

朱敦儒

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

风约绣帘斜去,透窗纱寒碧。


美人慵剪上元灯,弹泪倚瑶瑟。

却卜紫姑香火,问辽东消息。


词作鉴赏

这首小词为作者早期作品,写元夕怀人之情致,词风婉约。

起首两句写楼外。春雨绵绵密密,象尘雾一般,灰蒙蒙的,刚刚泛出鹅黄色的柳梢给雨打湿,水淋淋的。说春雨“细如尘”,新鲜而熨贴。春雨是细屑的,轻倩的,迷离漫漶,润物无声,似乎非“如尘”二字无以尽其态。用它来映衬怀人的愁思,便显得十分工致。“湿”承“雨”来。“黄”字体物入微,切合物候,又应“春”意,让人联想到稚柳这迷蒙细雨的薰沐下所焕发的生机。接下来,“风约”逗引出后两句,视点拉回室内。上片状景,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笔笔勾联,丝丝入扣;这几句看似景语,实乃情语,打下了闺人的主观色彩。“如尘”的雨,多少给人以凄迷低黯之感;柳色又新,牵惹着对远人的缕缕情思;阵阵轻寒,更使那碧色的窗纱涂上感



伤的色调,寒气直浸入心底其中“寒碧”是以景写情的重笔,女子心中的感受由此得到深刻的展示。作者借拟女主人的眼光,写出了一个寂冷的环境。

过片直接突出了居于画面中心的女主人公——“美人慵剪上元灯,弹泪倚瑶瑟”。上元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宋代是个盛大的节日,民间有吃圆子(汤圆,取阖家团圆之意)、观彩灯、祭紫姑等习俗。点明上元之时,背景就变得更其具体而典型,把人物感情衬托得愈加强烈。周密《武林旧事》卷二“灯品”:“又有深闺巧姓,剪纸而成,尤为精妙。”陆游《十二月一日》诗:“儿书春日榜,女剪上元灯。”说明宋时剪纸做灯,乃闺人巧技,而且有早些日子就开始制作以备上元灯节玩赏的。可见这一句“美人慵剪上元灯”,不是一般的身心慵懒,而是由于情绪恶劣之极。“弹泪倚瑶瑟”句加重悲情之分量,写她欲鼓瑟以舒怨怀亦不可能,好只倚瑟弹泪了。

结束两句:“却卜紫姑香火,问辽东消息。”前一句承接上文,转进一层,与美人问卜的事。紫姑,相传为唐武则天时寿阳刺史李景之妾,为


大妇所嫉,正月十五日夜被害死于厕间,上帝悯之,命为厕神。旧时民间每于元宵夜图画其形以祭,并扶乩卜问祸福。

无心剪灯,有意问卜,写出少妇关注之所。就这样,结句全词层层推进之后,以轻淡之笔出之。辽东,古郡名,故址今辽宁省东南部,多用来借指遥远的边地,以代亲人之所。至词的主旨已经明确、完整地表达出来,而字面上终归没有道破。淡语入情,含蓄不尽。这一结语使全词意境浑成,主旨突出,堪称巧妙。

为您推荐

西江月35

西江月 朱敦儒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 自歌自舞自开怀,且喜无拘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黄泉多少奇才。 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 词作鉴赏 这首词写作者晚年以诗、酒..

相见欢35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词作鉴赏 此词是作者南渡后登金陵城上西楼眺远时,抒发爱国情怀的..

采桑子 ·彭浪矶59

采桑子 ·彭浪矶 朱敦儒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 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 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词作鉴赏 这是一首怀念中原故土的词,..

采桑子9

卜算子9

卜算子 朱敦儒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相失。 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鸥鹭苦难亲,矰缴忧相逼。 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词作鉴赏 朱敦儒的这首咏物词,以南飞失群的孤..

雨中花 ·岭南作2

雨中花 ·岭南作 朱敦儒 故国当年得意,射麋上苑,走马长楸。 对葱葱佳气,赤县神州。 好景何曾虚过,胜友是处相留。 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断狂游。 胡尘卷地,南走炎荒,曳..

浣溪沙9

浣溪沙 慕容岩卿妻 满目江山忆旧游,汀洲花草弄春柔。 长亭舣住木兰舟。 好梦易随流水去,芳心犹逐晓云愁,行人莫上望京楼。 词作鉴赏 此为登楼望远、忆旧感怀之词。词中禾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