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西湖怀古74

水龙吟 ·西湖怀古

陈德武


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

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

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睛翠。

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

志。

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登临形胜,感伤今古,发挥英气。力士推山,天吴移水,作农桑地。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

词作鉴赏

这是一首具有浪漫主义气息的词作。词人笔触徘徊在怀古与伤今之间,徜徉在幻想和现实之侧。写得慷慨悲壮。下笔千钧,表情亦淋漓酣畅。

“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引出怀古思绪。大处落笔突兀笼罩,气势十足。“临堤台榭”,承开头“多佳丽”三字而来,至“四山睛翠”,一气直贯,展开对西湖景致的铺叙。从堤到榭台、楼阁,从荷花到桂子和四山。廖廖



几笔,写尽西湖之美。游人如织,歌吹飞扬之景象跃然纸上。

“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增加大笔濡染的“四山睛翠”一句,勾勒出西湖景物的特征。山水之美,可怡人性情,但也会使人沉溺其中消磨意志。所在在铺叙之后,词人大笔一挥,引发无数感慨。“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陈德武身历南宋覆亡,这几句无疑是对南宋百余年耻辱历史的沉痛总结。也对“百年”南宋偏安东南一隅,不思北复故地的极有力的鞭挞。

“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笔锋陡转,由怀古转入伤今。“天旋时异”概括了南宋被元所灭的沧桑巨变。“可惜”是承上启下之语:“藉何人”是亟盼有人出来扭转乾坤。反问句增加痛苦之沉重。“登临形胜,感伤今古”是全篇的文眼,作者登临之时,内心感情汹涌,似将倾泻而出,“发挥英气”因而要词情慷慨,又为下面拓展新的词境留下了余地。

“力士推山,天吴移水,作农桑地。”这是面对西湖景物而产生的想法。力士、天吴,都是


古代传说中的神人。词想借力士,天吴来填水移山。想靠神力把理想变为现实。之后词人再作一设想:“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边泪!”岳飞精忠报国,却落得父子被害的悲惨结局,真是神人共愤。愤懑郁积于胸,作者想借外力将其激发出来。表明国虽亡,但爱国之心仍拳拳于胸。

为您推荐

一勺西湖水,渡江来、百年歌舞,百年酣醉(诗词描写)

临安西湖与祖国的名山大川相比,不过是江水一勺,小得可怜。 然而,靖康变乱之后,南宋小朝廷苟安于江左一隅。百年来,竟在西湖弹丸之地上,争歌逐舞,醉生梦死,追求声色之乐。 词人激于民族大义,对统治集团奢侈淫逸,放弃统一祖国大..

船过采石江边,望夫山下,酌水应怀古(诗词描写)

这是词人与情侣分手,临岐怅望的设想之词。 当你乘船路过采石矶的望夫山下,喝一口那里的清水,自然会因流传民间的爱情故事联系到自己的遭遇,而发怀古的幽情。关于望夫山的地点说法不一,此处应指在安徽当涂境内的望夫山。..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诗词描写)

春日泛舟西湖,荡起小浆,迷人的景色便扑面而来。 那蜿蜒曲折的绿水,波光粼粼,那长堤上如茵的芳草,沁人心脾。歌乐之声从远处隐隐约约传来,清脆悦耳,这是一幅多么迷人的西湖美景图。 词句着墨不多,巧妙地调动了人的视觉、听觉..

诗词《广东惠州西湖孤山朝云墓联》原文及鉴赏

诗词《怀古今》原文及鉴赏

【原文】: 古 今 感事 伤心 惊得丧 叹浮沉 风驱寒暑 川注光阴 始衒朱颜丽 俄悲白发侵 嗟四豪之不返 痛七贵以难寻 夸父兴怀于落照 田文起怨于鸣琴 雁足凄凉兮传恨绪 凤台寂寞兮有遗音..

水龙吟1(宋词点评)

【原文】: 夜来风雨匆匆,故园定是花无几(5)、不堪重记。如今但有,看花老眼,伤时清泪。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来风味。 待繁红乱处,留云借月,也须拚醉。。 【意译】: 昨晚又是刮风,又是下雨,想来故乡园圃里枝头上的花一定所剩..

水龙吟3(宋词点评)

【词题】:次韵章质夫杨花词(9)。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意译】: 这漫天飞舞的柳絮既像花又不像花,没有人爱惜它、呵护它,任凭它随风飘坠。 它离开枝头,飘坠路旁,看上去似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