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五月十五夜玩月
刘克庄
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
曾识姮娥真体态,素面原无粉黛。
身游银阙珠宫,府看积气濛濛。
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 作凉风。
词作鉴赏
豪放常常与浪漫相伴,惟浪漫至极豪放才能动人心魄。刘克庄这首的《清平乐》极尽想象之能事,遨游月宫,心骛八极,颇有太白之风。
“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二句,是写万里飞行,前往月宫。“风高浪快”,形容飞行之速。“蟾背”点出月宫。
“曾识姮娥真体态”,一个“曾”了,神来之笔。意思是说,我原是从天上来的,与姮娥本来相识。这与苏轼《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字异曲同工。
“素面原无粉黛”,是写月光皎洁,用美人的素面比月,形象生动。
下片写身到月宫。“俯看积气濛濛”句,用《列子。天瑞篇》故事:杞国有人担心天会掉下来,有人告诉他说:“天,积气耳。”从“俯看积气濛濛”句,表示他离开人间已很遥远。
“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二句,是全首词的主题所在。这里所描写的只是醉中偶然摇动月中的桂树,便对人间产生意外的好影响。没有浪漫主义的生花妙笔是写不出这等仙语的。
北宋王令有一首《暑旱苦热》诗,末二句说:“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较之刘克庄这首《清平乐》,一豪放,一现实,泾渭分明。
全首词虽然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但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却不是超尘出世的。他写身到月宫远离人间的时候,还是忘不了人间的炎热,希望为他们起一阵凉风。联系作者忧国忧民关心民生疾苦的作品,可以说这首词也是寄托这种思想的,并不只是描写遨游月宫的幻想而已。
为您推荐
【原文】: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
【原文作者】:黄庭坚
【鉴赏】: 这首诗推到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幻觉的艺术境界,给人以迷离..
【原文】: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洞庭连天九嶷高,蛟龙出没猩鼯号。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热熏腥臊。昨者..
【原文】: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
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3)。
。
【意译】: 苦苦相留,却怎么也留不住她,我只能忍痛相送。
她已经醉了,但却仍然毫无留恋之意,我痴痴地看着她解开船缆..
【原文】: 红笺小字(2),绿波依旧东流。。
【意译】: 铺开精美的红色信笺,用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尽情地倾诉平生的爱慕之意。
我想请大雁捎信,可是鸿雁奋飞,高在云霄;我想请鱼儿寄送,可是鱼儿潜游,深在水底。我的这番蜜意柔..
【原文】: 金风细细(4)。。
【意译】: 金秋时节,清风悠悠,梧桐树叶随着细风一片接着一片慢慢地飘下。
我稍尝了几盅新酿的美酒,不一会儿就感到了醉意。不知不觉间,竟在精致小巧的轩窗下,舒舒服服地睡着了。
浓睡醒来,已..
【原文】: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
满地残红宫锦污(4)。。
【意译】: 春天就要走了,连黄莺儿费尽巧舌,苦苦相劝,也没能留住。
昨夜一阵风雨,南园里便万花凋谢,残红满地,有如一幅污损了的宫锦。
早上起来,听到歌女正在弹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