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雨中观海棠17

踏莎行 ·雨中观海棠

刘辰翁

命薄佳人,情锺我辈。

海棠开后心如碎。

斜风细雨不曾晴,倚阑滴尽胭脂泪。

恨不能开,开时又背。

春寒只了房栊闭。

待他晴后得君来,无言掩帐羞憔悴。

词作鉴赏

刘辰翁的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描写物象贴切、笔真,不只局限于咏物,而且以借物以抒情,因此这首词是一佳作。

“命薄佳人,情锺我辈。”没有直接描写海棠的形态、色泽,却独辟蹊径从词人的观感下笔。这二句和盘托出作者在雨中观海棠的情况,落笔



伊始便见出所咏题意,起到了笼罩全词的艺术效果。自古佳人多薄命。“情锺”句,语出《世说新语。伤逝》,这两个成语、典故,都本来与海棠花无关,本词仅取其字面意义,以薄命佳人比喻风吹雨淋下的海棠花,表达词人此时的惋惜伤感之情。“海棠开后心如碎”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紧扣题面,引出以下词句:“斜风细雨不曾晴,倚阑滴尽胭脂泪”。春雨绵绵不绝,洒落在倚栏的海棠花上,红似胭脂的海棠花上雨滴轻轻落下,好象流下不尽的伤春泪水。此情此景,叫人心醉,这几句摹写雨中海棠,自然、贴切,不仅烘托出海棠花开时“斜风细雨”的氛围,又深得雨中海棠的神致,且同时又十分强烈地渲染出全词的感伤情调。

接下来,词人没有继写海棠风貌,而是发起别意。

“恨不能开”一语,表明词人爱看绚丽的海棠花,希望她早日开放,却碰上阴雨天,所以又说“开时又背”。阴霾连日,春寒料峭,房栊紧闭,赏花人绝迹,海棠花徒然盛开,令人遗憾。“春寒只了房栊闭”与上片“海棠开后心如碎”



遥相呼应,写出海棠不幸遭雨,流露出词人伤惋的心情。至此,词人陡然转笔,写出“待他晴后得君来”句。等到日风和日丽,赏花人再来之时,海棠却已饱受风雨的摧残,失去了昔日的风采,残叶低垂,花容失色,“憔悴”不堪。结句“无言掩帐羞憔悴”,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海棠花无穷的惆怅与哀伤,在羞涩无言的神态之中,意味正浓意犹未尽。它和上片的结句,互为因果,“羞憔悴”,它们又和起句密合,“命薄佳人”是总领,上下片的结句是分承,着意描写“命薄”的具体内容。可见,须溪写咏物词,十分讲究“收纵联密”笔法的巧妙运用,使全词词意浑然一体,又瞭然于目。

这首词,意蕴深远,能引发起读者的无限遐思。词人借着“海棠”,特别是“雨中”的“海棠”,又能引发起读者怎样的联想呢?沈祥龙说:“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须溪处宋季,南宋小朝廷长期受到蒙元侵扰,国势衰颓,岌岌可危。词人在“观海棠”的过程中,爱花、惜花的情感之中交织着家


国之忧,凭藉雨中海棠花容艺术意境,表达出自己对美好事物备受摧残的感叹之情,描摹出自己的期待、失望、叹惋、感伤的复杂心境的内心感受。词人并未说破托息,而是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通过曲折深邃的意境,与词人产生共鸣,共同去感受忧伤与期盼之情。这首词在词风方面也与作者的轻灵婉丽之作不同,而是别具一格。

为您推荐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词描写)

词人用问答式表意,手法曲折、活泼、富于变化。 清人黄氏《蓼园词评》指出:“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间者”,此说很有见地。..

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诗词描写)

海棠的落花象是米粒摊撒在苑中的小径上,好似巧手织成的带香味的绣物,分外美观漂亮。 然而毕竟花事阑珊,春光也显得十分暗淡。诗家写春老花残的例子不胜枚举,却很少用“瘦”字概括暮春给人以总体感受。新颖形象,妙语天成。..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诗词描写)

窗外黄莺婉转的啼叫声把人从午睡中唤醒,无端的春愁又不知从何处袭来,使人黯然神伤。 原来春归匆匆,花事阑珊。诗人故设疑词,领起排句,从各个角落引导人们对春老花残景象的联想。艺术的魅力在于含蓄,句中虽没有对景物精雕细..

诗词《海棠》原文及鉴赏

为爱名花抵死狂,只愁风日损红芳。绿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阴护海棠。

【原文出处】:宋·陆游《花时遍游诸家园》 为了爱惜名花,可以达到舍命痴狂的程度。 但令人发愁的是,那无情的狂风烈日将会损坏名花红艳的芳容。只好写一道绿章,连夜奏明天上..

绿竹不因春雨瘦,海棠如为晚妆慵。池牵紫荇丝盈尺,石绣苍苔翠万重。

【原文出处】:清·蒲松龄《石隐园二首》其一 挺拔的翠竹不因潇潇的连绵春雨而体弱瘦消,美丽的海棠好象是因为晚妆而显得倦怠、柔媚。 池塘中的紫色荇草,枝丝长长几乎有一尺,..

燕子不禁连夜雨,海棠犹待老夫诗。

【原文出处】:宋·陈与义《雨中对酒庭下海棠经雨不谢》 燕子无节,经受不住彻夜的风风雨雨。 海棠有志,风雨中更显得鲜艳挺拔,正等待着我去吟咏。诗句描写风雨中海棠傲然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