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18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

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欹。

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

纵英游,叠鼓清徊,骏马名妓。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

飞。

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

风渐绿西湖岸,雁已还、人未南归。

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词作鉴赏

作者的友人陈君衡为蒙元朝廷所召,将要前往大都(今北京)赴任。作者为此写了一首送别的词。但因作者一向热爱宋朝,宋亡以后坚隐不



仕,因此这首词较一般的送别诗词而言,在感情上自有一番特色。

上阕以写送别的场景为主,与一般的送别诗词似并无二致。起首三句“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作者用豪放笔法勾画出一幅威武鲜明的郊野送行的场面。只见旌旗飘飘,光照原野,车马辘辘,浩浩荡荡。这样威武雄壮的画面,衬以广阔的原野作背景,活脱脱一幅令人振奋的图画,给人以充分的遐想。

接下去这首词的主角陈君衡,出现在这幅画卷中。作者只用“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欹”两句人物便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宝带金章”,表明了人物的身分,同时暗示此行的缘由:“尊前”,酒尊之前。唐诗人马戴《赠友人边游回》有“尊前语尽北风起,秋色萧条胡雁来”句。“茸帽风欹”,头上戴的皮帽被郊野的风吹得略略倾斜,一个“欹”字,极为传神地勾画出人物的神气。欹即侧帽,典出《北史。独孤信传》:“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人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词用此典,极为贴切,而有微意。君衡之应蒙元之召,



与慕信而侧帽的胡风,正相一致。这一用典,实不同于一般泛用。作者由此想到友人北上要经过的路途和友人走后的作为。“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纵英游,叠鼓清笳,骏马名姬。”一路之上,登秦关临汴水,吟诗作赋。秦关,应泛指沿途之山,中国习又称秦。汴水,流经北宋都城东京(今开封)的一条河鼓声阵阵,胡笳清脆;乘骏马,携名姬,纵情游乐。

上阕对送别场景的铺陈及对别后情景的想象,看似与一般的送别诗词类似,但提及北宋旧地“秦关汴水”作者委婉地透露出对故国的念和山河依旧、人事已非的感叹,而用笔极为含蓄。

下阕主要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远去的伤感和对友人出仕新朝的担心与不满等复杂的心情。头一句“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进一步设想友人远去北国的情景。“酒酣”,指朝廷召宴,作者想象友人彼时彼地应是燕山雪飘的冰天雪地的影象,连月亮都仿佛冻住了似的,发出令人不寒而栗的光辉。

冰河月冻,造语甚新,意境颇佳。这阴冷影象与上阕热烈欢快的情调形成鲜明的对照,为下



面的感叹铺垫了气氛。接着,作者将笔锋一转:“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我已是风烛残年,不愿为新朝用而隐居江南,又有谁能常常记起我呢?方回,贺铸的字,他的《青玉案》有“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句,十分有名。黄庭坚曾说:“解道江南断肠句,世间唯有贺方回。”作者身在江南,又有一腔愁怨,故以贺铸自比。这两句词不仅包含年老力衰的伤感,友人离去的伤情,还有国家沦亡的伤痛。“东风渐绿西湖岸,雁已还,人未南归”,北方冰雪尚未消融的时候,春风已经吹绿了江南,大雁已经飞回了,可是友人还没有回来。王安石有“春风又绿江南岸”句,此处周密化用之想到此处,不禁叹息道:“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盛弘之《荆州记》载:陆凯曾从江南将梅花寄到长安送给他的好友范晔,并曾诗说:“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周密这两句亦用此意,意思是说,我的相思之情即使折尽梅花也难以表达。

从字面看来,表现了作者对友人极为真挚恳切的怀念之情。但如果深入体味,就不难悟出,


这里还有着更深刻的寓意,那就是作者担心友人到了北方,有了高官厚禄,忘怀自己,忘怀故国。这就不仅表达了身为遗民的惨淡心情,而且含蓄地透露出对友人仕元的不满。这首词在送别诗词中是颇具特色的。写送别而通篇贯穿着深切感人的故国之思,作者既写眼前实景,也写想象中的虚景,虚实相合,深沉宛转地表达了作者复杂难言的思想感情。其中既有送别友人的不舍和伤感,又有对其屈身仕元的不满,还有对南宋灭亡的怅恨。正是这种复杂的心理,使得这首词没有像一般送别词那样只刻画离愁别绪当然也没有对友人的明显指摘,而只有借描写送别情景、抒写相思离愁,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为您推荐

高阳酒徒(唐诗典故)原文、提要、词目

【原文】: 《史记》卷九十七《郦生列传》:“沛公引兵过陈留(1),郦生踵军门上谒(2)。 使者入通,沛公方洗,问使者曰:“何如人也?”使者对曰:“状貌类大儒,衣儒衣,冠侧注。 ”沛公曰:“为我谢之(3),言我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

高阳台12(宋词点评)

【词题】: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4)、水隔天遮。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 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 怎得银笺,殷勤说于年华。 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更消他,几度东风,几度飞花。 。..

高阳台19(宋词点评)

【词题】:西湖春感 【原文】: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6)。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 【意译】: 枝叶连接的密树丛里,黄莺在巢穴中轻声啼唱;春水涨平岸边,水波轻轻地卷走了飘..

高阳台8(宋词点评)

高阳台6(宋词点评)

【词题】:除夜 【原文】: 频听银签(10)。。 【意译】: 除夕守岁,频频地听着铜壶滴漏的银签不断铿然落下;夜已深了,我又换上一枝充满吉庆欢乐色彩的红烛。 美好的年华有如江水滚滚,奔腾流逝,让人感叹万分。送别旧年,迎来..

高阳台14(宋词点评)

【词题】:落梅 【原文】: 宫粉雕痕(9)。 最愁人、啼鸟晴明,叶底清圆。。 【意译】: 梅花凋零了,依然带着它的宫粉色;落梅有如仙云随风飘忽,堕影于地,坠落在阒寂无人的荒水野湾。 古老的沙石掩埋了梅花的香魂,它那洁净的本..

高阳台42

高阳台 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王沂孙 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 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 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 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 江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