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池塘斗颉颃,春来秋去一生忙。世间多少宽闲境,辛苦营巢傍屋梁。

【原文出处】:元·马祖常《诮燕》

和风细雨中在池塘上时高时低地飞,春去秋来一辈子都是这样忙碌。

人世间有多少宽敞清闲的地方,可它却辛辛苦苦地在人家屋梁上筑巢。这首诗写燕子。第一句写燕子飞行的姿态,以风雨池塘作背景,有点类似于杜甫《水槛遣心》中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境界,而“斗”字更显示了燕子的轻盈、迅疾的姿态。

后面对燕子的傍人屋梁筑巢表示讥讽,其实是作者借题发挥,是对人事上看法的一种隐喻,意为对依附他人的奸佞小人的卑视,而并非真的去讽刺燕子。

注:颉颃(xié háng),鸟上下飞。

为您推荐

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诗词描写)

诗前两句写养蚕妇从来不施脂粉,面带饥色,不知道天底下荣华富贵事。 诗后半写蚕妇提问:人们年年说我养蚕辛苦,但为何我身着粗麻布衣,而不能穿绫罗绸缎?为何遍身绮罗的人却不是养蚕人?诗句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养蚕人对“为他..

万古春归梦不归,邺城风雨连天草(诗词描写)

自古而来都是这样,自然界的春天会周而复始的如期到来。 而邺城的繁华景致却一去不复返了,见到的只是布满邺城的在凄风苦雨中飘摆摇晃的荒草。诗人面对邺城的衰败景象,沧海桑田的感慨不禁溢满心胸,在含蕴的语句中,渗透着盛..

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诗词描写)

山崖间,风吹松柏呼啸,大雨滂沱,采玉人身系长绳,攀附在崖壁上,身边就是雨水冲成的瀑布。 当他看到古台石级上的悬肠草,不禁思念起寒村贫屋中的儿女,自己一旦葬身悬崖,他们可怎么活下去呀?诗中描写了一位采石老汉的心理活动,又..

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诗词描写)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诗词描写)

这是李白诗中的久咏不衰的名句,描写了阵亡士卒的妻子无限悲哀之情。 滔滔流滚的黄河尚且可以捧土筑坝,拦腰截住,可是孀妇的沉哀巨痛是任何力量也抑制不住的。这就如狂呼怒吼的朔风裹挟着漫天大雪,无边无际,吞噬一切,没法消..

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谁惜泥沙万点红?恨难穷,恰似衰翁一世中(诗词描写)

入春以来,不是刮风就是下雨,风雨刚刚歇息,春天便以告罄。 有谁会怜惜飘落在泥水沙土上的凋花残红呢?岂不知,那点点憔悴不堪的落红的命运,正象我这个衰弱老翁的一生遭遇。这里将诗人悲凉的身世之感寓于凄冷的景物之中,议论..

鼓鞞惊破霓裳,海棠亭北多风雨(诗词描写)

忽一声,鼙鼓动地而来,安禄山起兵作乱,惊破了唐玄宗、杨贵妃的歌舞享乐的生活,海棠亭北顿时风雨凄迷,只剩一抹荒烟。 这是借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的诗句,吊古伤今,揭示了元兵给赵宋宫廷带来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