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处】:宋·雷震《村晚》
池塘里的水满满的,边堤上长满了青草。
山衔落日的景象倒映在水中煞是好看。牧童横坐在牛背上慢悠悠往回走,信口吹着一支短笛,也吹不成什么曲调。这是一幅妙趣横生的牧归图。首句写法很别致,本应是“水满池塘草满陂”方为合情理,但这样一写,反而使人觉得水满草丰。
“山衔落日”本为常见之景,但一“浸寒漪”倒映水中则更觉其美不可言。最后两句的牧童吹笛已甚有丰韵,“无腔”“信口”尤令人可喜可爱。
注:陂(bēi),堤岸。漪(yī),涟漪。无腔,不成曲调。
【原文出处】:宋·雷震《村晚》
池塘里的水满满的,边堤上长满了青草。
山衔落日的景象倒映在水中煞是好看。牧童横坐在牛背上慢悠悠往回走,信口吹着一支短笛,也吹不成什么曲调。这是一幅妙趣横生的牧归图。首句写法很别致,本应是“水满池塘草满陂”方为合情理,但这样一写,反而使人觉得水满草丰。
“山衔落日”本为常见之景,但一“浸寒漪”倒映水中则更觉其美不可言。最后两句的牧童吹笛已甚有丰韵,“无腔”“信口”尤令人可喜可爱。
注:陂(bēi),堤岸。漪(yī),涟漪。无腔,不成曲调。
夕阳西下之时,胡骑掀起的烟尘在战场上飞扬着。 秋天到了,粮草丰盛,战马膘肥体壮,而苟且偷生的小朝廷就是不肯发兵抗金。作者以沉痛的笔调,鲜明的对照,斥责了统治者推行屈辱投降的政策,倾吐了无路请缨的愤慨。 辛弃疾《木..
诗人留居他乡久而不能归还,头白心碎,空山又传来阵阵雁鸣,倍觉其声哀怨。 落日时分登上郢城遥望西北方向的家乡,却又见秋风逐水而来。春去秋来,年复一年,何时才能归回故乡?抒发诗人有家不能归,暮年已至而又无可奈何的愁苦心..
两句诗王琦注云:“浮云一往而无定迹,故以比游子之情;落日衔山而不遽去,故以比故人之情。”意思是:蓝天上的一朵白云,随风飘浮,如同浪迹天涯的游子之意;碧空中的一轮红日徐徐降落,宛若诗人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诗句比喻新..
诗句描写隐居生活。 或荡一叶孤舟,飘于水上,或柱着藜木手杖散步于丛林小径,平常最开心的是去溪水边垂钓。草堂边竹林间的小路在哪里?就在那余辉中有一缕炊烟笔直升起的水中小洲的西边。表达了作者归隐自然的志向,极写了..
远处,茂密的树林尽头,依稀看见一座青山。 近处,一座小院掩映在丛生的翠竹之间。靠近院墙,有一小小的池塘,四处长满枯草。群蝉鸣叫,乱作一团。 句中由远及近,以简洁的语言,写出林、山、竹、墙、蝉、草、池七种景物,细致地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