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飞来为客鸟,曾蒙丹凤借枝柯。一朝凤去梧桐死,满目鸱鸢奈尔何!

【原文出处】:唐·顾况《海鸥咏》

海鸥从辽远的故乡孤零零地飞来作客。

在这里曾经恩蒙丹凤鸟的关照方能栖息在梧桐枝上。可是,有朝一日突然丹风离去,梧桐树也死了,满眼的鸢鹰你可怎么对付得了啊。

诗句极言海鸥鸟陷入绝境时的孤独无助。这里运用了暗喻的手法,通过海鸥来影射权贵们各依靠山,先是飞黄腾达,最后必然遭殃的下场。语言含蓄凝括,虽然尖刻又不显露,耐人咀嚼。

注:客鸟,做客的鸟,这里指海鸥,用以比作权贵。

丹凤,指权贵的靠山。枝柯,即树枝。

鸱(chī),指鹞鹰,一种凶猛的鸟。

指权贵的政敌。鸢(yuān),老鹰,也指权贵的政敌。

为您推荐

昔日青楼对歌舞,今日黄埃聚荆棘。山川满目泪沾农,富贵荣华能几时(诗词描写)

昔日里在这青楼之中可以看到欢歌曼舞的热闹场面,如今这青楼里埃染尘积,楼的四周长满了丛生的荆棘。 望着眼前的青山绿水禁不住泪洒衣襟,想一想人生在世富贵荣华的良辰美景能有多久呢?诗人借花萼楼前后的景观对比,来抒发..

掩泪辞丹凤,衔悲向白龙(诗词描写)

昭君北嫁单于,含泪辞别汉廷,满腔忧伤走向人地两生的塞外沙漠之邦。 对故国的眷恋之意,对亲人的难舍之情,以及对自己今后命运的担忧,交织压积,不能自己。深沉悲痛尽体现在这“掩”和“衔”两字之中。昭君以身许国,为国分忧的..

万里飞来为客鸟,曾蒙丹凤借枝柯。一朝凤去梧桐死,满目鸱鸢奈尔何!

【原文出处】:唐·顾况《海鸥咏》 海鸥从辽远的故乡孤零零地飞来作客。 在这里曾经恩蒙丹凤鸟的关照方能栖息在梧桐枝上。可是,有朝一日突然丹风离去,梧桐树也死了,满眼的鸢..

秋早梧桐飐晚风,鸣蝉无数树阴中。斜阳似假渠声势,只是斜阳不久红。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原文出处】: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山里,住户稀少,断断续续的几缕炊烟使橘树柚林又笼罩上了一层寒意。 深秋的萧杀景色,使梧桐更显得苍老。诗句描绘山中秋天傍晚景..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

【原文出处】: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叶叶相交通。 墓地东西两面种上长青的松柏,左右栽植雌雄同株的梧桐。那些松柏和梧桐枝枝叶叶相互覆盖、交织在一起。诗句描述了墓地上松..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原文出处】:宋·朱淑真《秋夜》 夜间铺床欲眠时发觉床面上洒满了银白色的月光,这月光带着初秋的丝丝凉意。 举头向窗外望去,只见明月正处在梧桐叶疏处,怪不得格外皎洁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