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边头感物华,新梨尝到野人家。甘酸尚带中原味,肠断春前不见花。

【原文出处】:宋·葛天民《尝北梨》

每当来到边界的时候就感到这里的物产特别丰富美好,在野外乡民的家中尝到了新产的梨子。

甜酸的味道中还带有中原的乡土味,所令人遗憾的是无法看到在春天里开放的梨花。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在宋金边界上吃到一个新摘下的梨便惹起了中原之思,实际是对南宋王朝不能收复失地的慨叹。

“边头”即边疆,当时在淮河一带。

“物华”指物产宝贵丰美,到边疆而感“物华”是因为对中原有特殊的向往才产生的情感。后两句则点明题旨,表现了对中原的思念。

为您推荐

中原事,纵匈奴未灭,毕竟男儿(诗词描写)

此句是对抗金英雄辛弃疾的高度评价。 以收复中原,统一祖国为己任的辛弃疾,虽奋斗终生,然外敌未除,壮志难酬。但是,其人毕竟是顶天立地,铁骨铮铮的民族硬汉子。这里由志业看人生的意义,并不以成败论英雄,旨在感发士气,鼓励人们..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因人(诗词描写)

两句深深叹惋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但遇到刘禅这样昏庸的君主,叫他怎么在中原夺取曹家政权?一个“空”字包蕴无穷感慨。 运用含而不露的手法,悲切而深沉,有较强感染力。 注:下国,三国时的蜀国。 卧龙,诸葛亮。 寤主,使君主..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诗词描写)

金人入侵中原,铁蹄横行,暴戾恣睢,生灵涂炭。 自古以来,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遭到了空前的洗劫。于是词人发出了情急势切的呼唤,鼓舞南宋军民奋勇抗战,收复失地,拯救罹难的人民。 这里的反问句式,遒劲有力,既能提醒人们认清现实..

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诗词描写)

西都耆旧偏垂泪,临老中原见朔风(诗词描写)

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的父老,都为北方边地重归唐王朝而欢欣鼓舞,为重见北方边地的民情风俗而感动得高呼万岁。 诗句描写收复失地后民众的激动场景,显示了诗人对于巩固边防、求得国家和平安定的热烈向往。议论和抒情融洽地..

半夜龙骧去,中原虎穴空(诗词描写)

夜半之时,李愬的逝去,将使中原再无这般文武双全的大将了。 诗人将李愬比作王濬,说明去世的李想地位的举足轻重。后一句语意双关,一方面说李愬去世后,宅空无人;同时又包含李愬一死,则从此中原无人之意。 充满了对时局的忧虑..

每到边头感物华,新梨尝到野人家。甘酸尚带中原味,肠断春前不见花。

【原文出处】:宋·葛天民《尝北梨》 每当来到边界的时候就感到这里的物产特别丰富美好,在野外乡民的家中尝到了新产的梨子。 甜酸的味道中还带有中原的乡土味,所令人遗憾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