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动密竹,水影漾长桥。

【原文出处】:梁·何逊《夕望江桥示萧咨议杨建康江主簿诗》

晚风吹动稠密的竹林,发出飒飒声响。

江面上荡漾着长桥虚幻的倒影。诗句描绘的是风吹竹林、水荡桥影的景象。语言结构别致,本应是“风动密竹声,水漾长桥影”,诗人却说是“风声动密竹,水影漾长桥。

”诗人所以倒置文句,除了为协调全诗二一二的节奏形式外,也有内容深层的原因,这恰恰是为了表现诗人感知事物的自然时序。前句记“闻”,故先闻风声而后知发自密林的回响。后句记“见”,故先见水影而后察为长桥所下垂。手法新颖,耐人咀嚼。

为您推荐

青松出涧壑,十里闻风声,上有百尺丝,下有千岁苓。

【原文出处】:宋·黄庭坚《古诗二首上苏子瞻》 生长在幽谷深涧中的青松,即使远在十里以外,也能听到它被劲风吹动的声音。 在它上面绕有百余尺长的菟丝,在它下面匍匐着千年的..

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原文出处】:宋·柳开《塞上》 呼啸着的响箭带着风声直上云天,天气晴朗无风,所以声音显得格外尖锐清脆。 几百名蓝眼睛的少数民族骑兵们都提起了饰金的马络头仰面向天上观看..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原文出处】:魏·刘桢《赠从弟三首》其二 风声何等巨大,松枝是那么强劲挺拔。 冰雪霜冻正在凶猛作威,然而松柏一年到头总是那样巍然屹立、端正美好。诗句歌颂了松柏坚贞不屈..

一溪初入千花明,万壑度尽松风声。

月影含冰冻,风声凄夜寒。

【原文出处】:隋·杨广《冬夜诗》 月光笼罩着洁白如玉的寒冰,朔风呼啸更助长了长夜的凄凉。 诗句写冬夜中月光沁寒、北风凛厉的景象。前一句从天上到地下,处处是一片冷色;月..

地籁风声急,天津云色愁。悠然万顷满,俄尔百川浮。

【原文出处】:隋·孔德绍《王泽岭遭洪水诗》 地面上风吹孔穴发出的声响迅疾尖锐,天空中阴云密布,颜色惨淡。 不知不觉中万顷郊野溢满茫茫白水,倏忽之间百条大河就大水浩荡,..

破幌一点白,卧知千里明。低窗通雪气,乔木尚风声。

【原文出处】:宋·张耒《破幌》 透过窗帘晃间的一丝白光,我躺在床上便知道外面已是大雪满地,千里银白。 低矮的窗栊间透过股股雪气,高大的树木传来阵阵风的呼啸声,一种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