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庄依竹见,樵径过桥分。野水晴春碓,崖松昼掩门。

【原文出处】:元·卢琦《游吴廷用南庄》

白云缭绕的村庄在竹林边可以看见,打柴人走的小路过了小桥以后就岔开了。

野地的流水在晴朗的天气里春着石臼,崖前的松树在大白天就把门给遮掩住了。诗句描写一个村庄的自然景色,颇具田园风味。第一句描写小村庄,用“云”来修饰,用“依竹见”来刻画,把村庄写得非常优美。然后再写与村庄相关连的径、桥、野水、碓、崖松、门等,烘托映衬,尤其是后两句,“春”字“掩”字都写得活泼可爱,使小村庄更加幽雅迷人。

注:春(chōng),在臼里捣。碓(duì),舂米用具。

为您推荐

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

【原文出处】:唐·李益《上汝州郡楼》 黄昏时分,登上汝州郡楼,听到远处传来军中阵阵鼓角之声,这使我恍惚之中以为身处在战事频繁的边塞州地呢?回想起三十年前,我也曾上过这..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原文出处】:宋·杜耒《寒夜》 寒冷的夜晚来了位客人,姑且以茶代酒。 这时竹炉中的炭火刚刚发红,水正在沸腾。本来和平常一样的窗前的明月,因为有了梅花便觉得完全不同了。..

引之傍山来,垂流落庭中。宿雾含朝光,掩映如残红。有时散成雨,飘洒随清风。

【原文出处】:唐·元结《引东泉作》 我将东泉水傍山引来,让它垂直流进庭院之中。 那飘落而下的泉水,时时散发出濛濛雾气。霞光闪耀,色彩绚丽,好象悬挂着一道雨后残虹。有时..

葛裙蒲履帽乌纱,迤乘凉到水涯。数寺晚钟声未歇,满身明月看荷花。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依绿。阿童三尺箠,御此老觳觫。

【原文出处】:宋·黄庭坚《题竹石牧牛》 山野中,有块样子奇特的怪石,在它旁边,生长着一丛丛翠绿的幽竹。 一个放牛娃,手里拿着三尺长的鞭子,吆喝着这头老牛。诗句用异常朴..

微风细雨膏润足,枝头万万排明珠。齐开竞发不知数,照耀冰雪明村墟。

【原文出处】:宋·苏辙《寒食赠游压沙诸君》 春风拂拂,细雨绵绵,滋润着万物,复苏了的梨树枝头绽满了洁白的梨花,就象千万颗明珠晶莹闪烁。 梨花竞相怒放,多得数不胜数,远..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原文出处】: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 四处瞻望是何等的茫无边际,只有那春风吹动着新生的百草摇来晃去。 途中竟不见一片去年的枯草,人怎么能够不迅速衰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