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处】:明·李东阳《四禽图》其三
金堤上的柳色比黄酒还要黄,柳枝上的黄鹂鸟比弱柳更为娇柔。
黄鹂的歌声宛转优美,黄鹂的姿色美好,春天的种种风光无不具备。这几句诗侧重描写了柳枝上宛转啼鸣的黄鹂。
为了写黄鹂,作者运用烘云托月的笔法,先写与黄鹂有直接关系的柳树,写柳之黄、柳之娇软,用以衬托黄鹂鸟羽色之黄和黄鹂鸟的娇小可爱,这比直写黄鹂如何如何,效果会更好。
注:宛转,形容声音曲折动听。
娉婷(pīng tíng),本来是形容女子姿态美,此处用以形容黄鹂。
【原文出处】:明·李东阳《四禽图》其三
金堤上的柳色比黄酒还要黄,柳枝上的黄鹂鸟比弱柳更为娇柔。
黄鹂的歌声宛转优美,黄鹂的姿色美好,春天的种种风光无不具备。这几句诗侧重描写了柳枝上宛转啼鸣的黄鹂。
为了写黄鹂,作者运用烘云托月的笔法,先写与黄鹂有直接关系的柳树,写柳之黄、柳之娇软,用以衬托黄鹂鸟羽色之黄和黄鹂鸟的娇小可爱,这比直写黄鹂如何如何,效果会更好。
注:宛转,形容声音曲折动听。
娉婷(pīng tíng),本来是形容女子姿态美,此处用以形容黄鹂。
一阵阵细雨飘过城头,一只只黄鹂飞上戍楼。 塞外飞花犹如旅人飘洒的眼泪,边地的垂柳好似挂满征人的乡愁。头两句描写了边塞的暮春景色,后两句诗人触景生情,抒写了淹留边塞的思乡愁情。 一“飘”、一“挂”似把忧愁具体化..
水仙花倩姿美色:花朵小巧娇媚,花瓣雅素洁白,黄蕊中含有淡淡的红晕,青枝间的绿叶象晕翠玉修饰的少女斜梳的发鬓。 这里工笔咏物,精雕细刻,不仅写其形,贵在写神,形神毕肖,风韵十足。 注:清铅素靥,形容水仙白瓣。蜂黄,水仙黄蕊。..
黄师塔前滔滔江水向东流去,春光融融,微风吹拂,令人陶醉。 一簇盛开的无主桃花,美艳缤纷,让人不知爱深红的好,还是爱浅红的好。诗人用白描手法,写对春光的怜爱。 表情轻松洒脱,语言通俗似口语。 注:黄师塔,黄姓和尚的墓地。..
句中通过一连串的推想,表现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春归的踪迹有谁能够晓得?唯有去问寻喜鸣善啼的黄鹂。很可惜,黄鹂殷勤地鸣啭,却无人理解它的语意。无可奈河,它只好乘风展翅,掠过蔷薇花,远远地飞去。这里先设疑词起..
绵绵的细雨丝丝飘洒不停,仿佛故意去招惹明媚的春天,让苍烟水气更加弥漫、渺茫,不许春色独占天光。 句中以雨绘春,生新别致,其中“恼”字富有感情色彩,写出了淫雨霏霏的春貌。 侯《风入松·再用韵》《全宋词》第14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