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寺竹声通晚磬,断桥山色隔长虹。

【原文出处】:清·梁佩兰《姑苏》

秋日的傍晚,苏州灵岩寺一带,风吹竹林的沙沙响声伴随着击磬的声音传到远处。

一条彩虹隐约地出现在断桥与苍山之间。这两句诗写苏州灵岩寺秋天黄昏的景象。前句写声音,有动感。

后句写静景,有色感。“通”字有事先约好之意,写竹声与磬声互相应和,如一首优美的乐曲,传送出江南秋晚的风韵。“隔”字实际有连接的意思,在断桥和苍山之间似乎有彩虹相衔,使整个画面立体般地出现在读者面前,更显得美不胜收了。

注:寺,指苏州的灵岩寺。磬(qìng),和尚用的铜制打击乐器。

为您推荐

春还不得还,家在最深山。蕙圃泉浇湿,松窗月映闲。

【原文出处】:唐·顾况《忆山中》 春日又一次来到了,万象正勃发。 可我却不能回到深山居处的家园。此时,家中的花草园定会是清泉滋润,松窗也正映照在月华之下吧。诗句通过对..

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

【原文出处】:战国·屈原《离骚》 我望见了那美丽高耸的瑶台。 在那瑶台的上面,居住着我日思夜想的有娀氏的美女。诗句写屈原对理想的追求。偃蹇的瑶台,象征了诗人所要达到的..

细尘鄣路起,惊花乱眼飘。

【原文出处】:北周·庾信《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其一 细小的尘埃飞扬起来把道路掩没,落花受惊似的上下飘窜,使人眼花缭乱。 诗句写一侠客在大道上纵马奔驰的情形。细尘障路,..

红襆未开知婉娩,紫囊犹结想芳菲。

绿艳间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原文出处】:唐·王维《红牡丹》 牡丹花叶子洁净、浓绿,显得十分文雅、安详,红色的花瓣深浅相间,花蕊低垂,好象有着无限忧愁,看起来仿佛要折断似的。 可爱的春天怎么能测..

寒食花枝插满头,茜裙青袂几扁舟。

【原文出处】: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寒食节游春,年轻的妇女采撷艳丽的春花插满了发髻,身穿绛红色的裙子青袖的祆衫,在清澈的江水中泛舟竞逐。 诗句写妇女游春的欢乐图..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原文出处】:魏·曹植《泰山梁甫行》 用柴条编成的大门前是何等的萧条冷落啊,狐狸和野兔常在我的屋边绕行。 诗句展示了海边贫苦人家凄惨的生活图画。用柴条编做的门已经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