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水芙蓉花,秋风堕杨柳。

【原文出处】:唐·顾况《弃妇词》

寒水中,荷花悄悄枯萎又慢慢零落了。

秋风里,杨柳也渐渐枝残叶败了。诗句表面看来,好似只写萧瑟的晚秋景象。实际上,这是象征手法的运用。以残败的荷花、杨柳来暗寓弃妇悲惨无助的归宿;以无情冷酷的寒水、秋风象征忘恩负义的男子。

推而广之,可以说是当时名正言顺存在着的强大的封建礼教。诗人以同情的愤懑的深沉笔调,抒写了一曲哀怨绵绵的悲歌,给人不胜凄厉之感。

象征手法的运用,使诗意含蓄而形象,耐人咀嚼。

注:芙蓉,荷花的别称。堕,毁坏。

为您推荐

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诗词描写)

借用比喻,揭示出一个发人深省的规律:不能以色取人。 同时,对那些暂时“以色引人”而得宠者发出了警告。用“芙蓉花”、“断根草”作喻,使得宠与失宠形成对比,有力地得出结论,收到水到渠成的艺术效果。诗句对今天只重外表不..

十里芙蓉,海神捧出,一镜何明澈(诗词描写)

湖水流经的地方有艳丽的荷花竞相开放,一直铺延十里多长。 放眼望去,这奇妙的景致好象天造神设的一样。湖水如镜,明湛清澈,平展如磨。柳永《望海湖》词写西湖“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据实颂美。这里借奇思异想,侧重传达人..

可怜濯濯春杨柳,攀折将来就纤手。妾容与此同盛衰,何必君恩能独久(诗词描写)

春天,杨柳清新、明丽,十分可爱,为送别征人上路,折杨柳在手送于情人,告诉他:我的容颜与这杨柳一样有盛也有衰,又何必希望你的恩爱能长久不变呢?诗人用比喻和反诘口吻的语句突现了女子担心青春易逝,但又希望丈夫忠贞不渝的心情,..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诗词描写)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诗词描写)

登上咸阳城楼,举目远望,蒹葭、杨柳、村落、河桥略似江南,不觉思乡之情触景而生,愁怀无际。 此联写得雄浑壮阔,气象万千。诗人用“一”、“万”这两个差值悬殊的“数字”,巧收强烈的艺术效果。 注:蒹葭,蒹,荻。葭,芦苇。为常..

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诗词描写)

试着把我们两个人的相思泪,各自滴在荷花池中,看一看今夏美丽的荷花被谁的泪水浸死。 自古描写闺中之怨的诗不可胜数,然而此诗构思奇特,独具迷人的意蕴。诗中以一个女子的口气来写,在她的心中,当然谁的泪最多、谁的泪最苦涩..

小园芳草绿,家住越溪曲。杨柳色依依,燕归君不归(诗词描写)

见芳草又绿,杨柳娇娜,远在天涯的郎君,何时才能回家?见燕子尚能回归故里,而亲人却一直远在天涯,能不伤悲?词中见物起兴,触景生情,抒发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注:越溪,在浙江绍兴,相传西施曾在此处浣沙。 温庭筠《菩萨蛮》《全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