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好处无人别,涧梅伪作山中雪。野客相逢夜不眠,山中童子烧松节。

【原文出处】:唐·顾况《山中赠答》

山中真宜人,以至来到这里都不愿回去。

那小溪边的梅花一片洁白晶莹,人们还以为下雪了呢。诗友们欢聚在这里,整夜吟诵都毫无倦意。山中的童子呢,则悠闲自在地烧着松节。诗人以轻松自然的笔调表达了自己对山中生活的喜爱。

首句是总起,概括地写出山中好处。后三句则分别写出山中的乐趣。

明朗豁达的意境给人一种清新舒畅的感觉。

为您推荐

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诗词描写)

拂晓时的佛殿里,香炉烟火已灭,点了一夜的寒灯逐渐晦暗。 小童推开山门,只见皑皑白雪,洒满苍翠的松枝。诗人重现了记忆中最深刻感人的昔日相聚场面,含蓄地表达出对往日深挚情谊的追念。对诗人高妙的构思,清人田玉评这两句说..

疏篱编马眼,新笋护猫头。六七岁童子,一人随数牛。

【原文出处】:宋·赵汝燧《下程》 稀疏的篱笆编成方格的形状,好象是下围棋所作的眼。 那新生出的猫头竹笋长势正旺。有一个六七岁的孩童,他一人赶着几条牛。诗句描绘农村藩篱..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原文出处】:宋·杨万里《桑茶坑道中》 牧童在柳阴下睡得正酣甜,一头牛埋头吃草,一直吃到柳阴的西面去了。 诗句写牛儿尽情食草的情景。牧童自顾自地睡觉,牛则自顾自地吃草..

山中好处无人别,涧梅伪作山中雪。野客相逢夜不眠,山中童子烧松节。

相逢一宿最高寺,半夜翠微泉落声。

【原文出处】:唐·赵嘏《李侍御归炭谷山居同宿华严寺》 我和您阔别重逢,这一夜共宿在终南山巅高处的华严寺。 时至半夜,山色青碧,分外寂静,只听那清泉跌落之声在耳畔回响。..

风云吹絮柳飞花,睡起钩帘日半斜。四海随人双燕子,相逢处处作生涯。

【原文出处】:宋·胡直孺《春日》 风吹着白云如一团团洁白的棉絮,柳树的花絮也伴随着春风飞舞。 一觉醒来挂起帘幕才发现太阳已经偏西了。一双燕子随着人四处漂泊,处处为家。..

青山如故人,江水似美酒,今日重相逢,把酒对良友。

【原文出处】:清·文点《渡江》 他日曾经观赏过的青山象老朋友一样,让我怀念不忘。 奔腾的江水如芬芳醇香的美酒,使我如醉如痴。如今又和你们见面了,让我端起一杯酒与你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