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红影上帘钩。

【原文出处】:宋·王安石《独卧三首》其三

一丛盛开的鲜花之前,午间铺开光滑细致的竹席,枕上合适的枕具,花荫下的午觉自然无比香甜,直睡到红日西斜、花影爬上帘钩时,人才从梦中醒来。

诗句写香甜午梦的环境,看似简略,并不空泛。用“簟欲流”三字描写竹席,很有特色,竹席纹理细致,席面极光滑,仿佛就要流动,形象极为鲜明生动。

注:枕,枕头。于此用作动词,意为枕枕头,睡午觉。

为您推荐

鹰扬不减少年时,墨作龙蛇纸上飞。

【原文出处】:宋·苏辙《次韵刘贡父题文潞公草书》 挥笔如雄鹰展翅,不减少年时的豪气英姿。 字字如龙舞蛇盘,潇潇洒洒,瞬间一挥而就。诗句高度地评价了友人精湛的书法艺术。..

蜻蛚吟阶下,飞蛾拂明烛。

【原文出处】:晋·张协《杂诗十首》其一 蟋蟀在台阶下低声鸣叫,飞蛾在烛火旁轻轻擦过。 这是描写思妇所见到的秋夜景象。蟋蟀低吟,反衬出夜的寂静。万籁俱寂,只有蟋蟀的吟唱..

垣栅鸡长暖,沟池鹜自肥。

【原文出处】:宋·王安石《雁》 在短墙或木栅栏中精心饲养的鸡,不会经受到狂风暴雨的侵袭,永远享受着温暖。 在饲料充足的沟池里生活的野鸭子,没有饥饿的威胁,养得很肥壮。..

佳气霭空迷凤阙,绿杨抵水挠空城。

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

【原文出处】:魏·曹植《送应氏二首》其一 洛阳城是何等的冷寞啊,昔时的宫室都被烧毁。 墙壁倒塌断裂,荆丛杂树高耸入天。四句诗描绘战后洛阳城残破荒芜的景象。 诗人在这里..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

【原文出处】:汉·王昭君《怨诗》 秋日的桑树长得枝叶茂盛,但是它们的叶子却开始渐渐变得枯黄了。 诗句感伤秋木虽繁但毕竟盛时已过,叶子就要凋谢了。诗人用以喻示自己虽然青..

合浦清秋水不波,月中珠蚌晒珠多。

【原文出处】:清·屈大均《采珠词》 合浦的清秋时节,水平如镜,微波不起。 皎洁的月光中,许多珠蚌露出海面来晒珠。诗句写合浦月夜珠蚌晒珠的景色。 作者用朴实如活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