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处】:清·屈大均《采珠词》
合浦的清秋时节,水平如镜,微波不起。
皎洁的月光中,许多珠蚌露出海面来晒珠。诗句写合浦月夜珠蚌晒珠的景色。
作者用朴实如活的语言,描绘出了合浦地区特有的景色,写得通俗、晓畅。“清秋”不但点出了时间,也写出了水面“不波”的原因。
下句借月色写景,造成了优美的意境。诗句色彩明净、清丽。
注:合浦,县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原属广东省。
【原文出处】:清·屈大均《采珠词》
合浦的清秋时节,水平如镜,微波不起。
皎洁的月光中,许多珠蚌露出海面来晒珠。诗句写合浦月夜珠蚌晒珠的景色。
作者用朴实如活的语言,描绘出了合浦地区特有的景色,写得通俗、晓畅。“清秋”不但点出了时间,也写出了水面“不波”的原因。
下句借月色写景,造成了优美的意境。诗句色彩明净、清丽。
注:合浦,县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原属广东省。
水中的平地,长满了翠绿茂盛的嫩草,轻风吹拂,掀起层层碧波。 雨水冲刷过的树林,苍青欲滴。一只银色的白鹭在林中飞落,忽而又在明亮的月光下奋起,似乎在构想着觅鱼的良策。诗人用雨后苍翠林木、汀上的碧草衬托白鹭,大有“万绿..
词中回忆了秋天杭州的景色,抓住了地方形胜的特色,使人倍加留恋。 词中的“山寺”是指杭州的天竺寺、灵隐寺,传说这两个寺每年中秋都有月中桂子(即桂花)从空中落下。词中紧紧围绕杭州城的独特景物,一“寻”,一“看”,表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