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处】:清·屈大均《珠江春泛作》
木棉树的枝头上仍然有许多鲜红的花朵。
这条船好似有绵绵不尽的情意,不肯告别夕阳,而在水面上留连。诗句写作者对珠江春色的留恋之情。前句用“况复”说明珠江最吸引人的还数这满树红花的木棉。后句明写依恋夕阳,而其本意却是那些夕阳辉映下的红树。
“依依”写出诗人的情意绵长。
注:斑枝,木棉树之别名。棹(zhào),摇船的工具,此指船·
【原文出处】:清·屈大均《珠江春泛作》
木棉树的枝头上仍然有许多鲜红的花朵。
这条船好似有绵绵不尽的情意,不肯告别夕阳,而在水面上留连。诗句写作者对珠江春色的留恋之情。前句用“况复”说明珠江最吸引人的还数这满树红花的木棉。后句明写依恋夕阳,而其本意却是那些夕阳辉映下的红树。
“依依”写出诗人的情意绵长。
注:斑枝,木棉树之别名。棹(zhào),摇船的工具,此指船·
见芳草又绿,杨柳娇娜,远在天涯的郎君,何时才能回家?见燕子尚能回归故里,而亲人却一直远在天涯,能不伤悲?词中见物起兴,触景生情,抒发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注:越溪,在浙江绍兴,相传西施曾在此处浣沙。 温庭筠《菩萨蛮》《全唐..
作者对刘禹锡遭贬深表同情,故在他应诏返京后作此诗表示祝贺。 诗意是:你被贬潇湘,鬓染秋霜,今日始得遇诏还京,同大家共观迎春的杏花。被贬之人何止千万,但生还观花的能有几人?经长年始见杏花迎春,黑发出走,白头方还。 多少..
满林生春笋,严掩柴门,谢绝外人来访。 适值必须去守护那些勃勃生长的成竹,客人来了,任他嗔怪而不出迎。写出诗人幽居自适、沉迷于春笋生长的喜悦之中的情怀。 是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写照。 注:会须,适值、适当。 上..
诗人以赞美的口吻,抒写了杨柳可爱的风姿,无论在茫茫烟雾之中,还是在夕阳普照之下,都是千枝万缕,富涵情意。 既然如此,作者便正告旅人,不要在送别时一齐折掉,可先折一半,送人离去;再留下一半,迎人归来,这样岂不更好!作者从劝人少..
原野里,草染新绿,残雪消溶,春风吹身生暖。 穹庐下,空气明澈,一尘不染。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城中乘车骑马的游人有很多,但是能有几人体验到我俩闲游的乐趣呢?用充满欣喜的笔触,勾画了早春光采迷人的景色。诗句飘逸着脱离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