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秋雪杨花春,入眼偏惊夏雪新。旁人莫妄疑轻薄,此花肝胆原轮囷。

【原文出处】:清·丘逢甲《棉雪歌》

芦花是秋天里的雪,杨花是春天里的雪,而映入眼帘令人惊奇不已的却偏偏是夏天里新鲜的红棉雪。

不知根底的人,莫要妄加怀疑她轻薄,红棉花的品格原本高洁。诗句描写红棉花。诗人以似雪的芦花和杨花起兴,贴切、顺畅地引入正题,清新自然,盛赞了红棉花之奇艳、高洁,写出了新意。

注:轮囷(qūn),高大的样子。

为您推荐

芦花深泽静垂纶,月夕烟朝几十春(诗词描写)

渔父在芦苇掩映着的水深处,静静地垂下钓丝。 几十年间,无论在月光普照的夜晚,还是在烟雨迷濛的早晨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成功地描摹了一位勤劳的老渔父形象。他早出晚归,风雨无阻,经受过无数的风风雨雨。诗句暗含着诗人深沉..

偶向芦花深处行,溪光山色晚来晴。渔家开户相迎接,稚子争窥犬吠声(诗词描写)

这是一首记事诗。 诗人来到渔村,只见溪光山色,在夕阳的辉映下更加秀美。渔家听说有客远来,开门相迎,那些调皮的孩子慌忙躲在芦花深处,偷偷观望客人。倒是狗儿,却不懂得文静,用声声吠叫,以示欢迎。诗人费墨不多,但渔家的热情好..

忽闻梅福来相访,笑着荷衣出草堂。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诗词描写)

这是一首记事诗。 前两句颇有生活气息,忽闻友人来访,诗人忙着“荷衣”,笑迎于“草堂”前。“荷衣”、“草堂”充满了乡村气息。 最精彩的是后面两句,自家或邻居的小孩,由于长期生活在荒村僻野,罕见车马,见有客人来,不敢露面..

江柳影寒新雨地,塞鸿声急欲霜天。愁君独向沙头宿,水绕芦花月满船(诗词描写)

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诗词描写)

句中是写对朋友的怀想。 亲如手足的老友,两地阔别,倘若离情难遣,相思百结,便可折枝秋芦远寄于我。因为你看见那芦花败落凋零的样子,就能想见我的坎坷处境,好似深秋里的花木,不堪寒苦。 这里将“人与芦花合写,亦凄断,亦隽永。..

乍依菱蔓聚,尽向芦花灭。更喜好风来,数片翻晴雪(诗词描写)

诗句描写一群鸥鸟嬉戏的场面。 刚刚聚落在菱蔓中栖息,忽而又全都飞入芦花中深藏,消失得无影无踪。好风吹来,鸥群起舞,上下翻飞,自由自在,如晴空中的片片白雪纷纷飘转,把戏逐中的鸥鸟欢快无比的场面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

诗词《芦花丛中一扁舟》原文及鉴赏

【原文】: 芦花丛中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 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 【原文作者】:《水浒》 【鉴赏】: 这是施耐庵的《水浒》六十一回中的一首藏头诗。 所谓藏头诗,即将各句诗的头一个字连读,又合成一意。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