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蛇四海无归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原文出处】:清·屈大均《壬戌清明作》

到了现在,全国各地的龙蛇都失去了可以依赖的归处。

每年到了寒食节,我这个客居他乡的人,心情就格外悲怆。诗句字面描写龙蛇的无处可依,实则抒发作者哀伤复国无望的愁绪,只能于寒食节独自伤情。

“年年”写出了作者尽管壮志难酬,但志向坚定。

注:龙蛇,比喻当时零星的反清力量。

为您推荐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诗词描写)

中秋圆月悬于天空,人人都说普天同照。 但是,又怎能知道远在千里之外不是风雨交加呢?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怅惘之情,也可以从中悟出居“安”应思“危”,“治”则应防“乱”的道理。这种观点,对今人仍有启迪..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诗词描写)

众多的安史叛军纷乱如麻,到处烧杀抢掠,三川(黄河、洛河、伊水)人民流离失所,白骨千里。 眼前之景使诗人不禁想到历史上惊人相似的一幕:晋怀帝永嘉五年,前汉的相国刘曜叛乱,攻陷洛阳,人民倍受伤亡。借历史事件,表现出诗人鲜明..

盘根植瀛渚,交干横倚天。舒华光四海,卷叶荫山川(诗词描写)

栽植于海洲之上的李树,根深蒂固,枝干繁茂,纵横交错,遮天蔽日。 舒展的花朵广开四海,卷曲的树叶浓密成荫,覆盖大地山川。写出了遍布“四海”的李树昌盛繁茂之状。 “李”为唐帝之姓,有双关之意,因此诗句又有歌颂初唐时天下太..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

龙蛇四海无归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原文出处】:清·屈大均《壬戌清明作》 到了现在,全国各地的龙蛇都失去了可以依赖的归处。 每年到了寒食节,我这个客居他乡的人,心情就格外悲怆。诗句字面描写龙蛇的无处可..

风云吹絮柳飞花,睡起钩帘日半斜。四海随人双燕子,相逢处处作生涯。

【原文出处】:宋·胡直孺《春日》 风吹着白云如一团团洁白的棉絮,柳树的花絮也伴随着春风飞舞。 一觉醒来挂起帘幕才发现太阳已经偏西了。一双燕子随着人四处漂泊,处处为家。..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原文出处】:唐·李白《登高涩四海》 登高远望,天高地远,多么广阔无边。 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都被秋霜所覆盖。万物凋零,无垠的原野,秋风飘拂,草黄木枯,一片寒意。诗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