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流泉自作溪,行逢石缺泻虹霓。

【原文出处】:宋·苏辙《游庐山山阳七咏·开先瀑布》

高山上的千百股泉流自然汇集成了条条溪水,溪水缓缓地流动,遇到岩石的缝隙便飞流而下,在阳光的反射下,就好象万道彩虹从天而降。

诗句描写泉水飞流而下的壮观的景象,衬托出诗人虽然壮志难酬但仍旷达洒脱的情感。语言浑厚,淡淡几笔即见高致。

注:石缺,岩石的缝隙。

为您推荐

自知身命促,把烛夜行游。

【原文出处】:北周·宇文赟《歌》 知道自己的生命不会太长久了,就象拿着蜡烛夜游,烛光就要熄灭了。 诗人抒发了对自己命运的悲叹。凄凉的暗夜,他端着一盏忽明忽灭的灯,冷风..

细萍时带楫,低荷乍人舟。

【原文出处】:陈·徐陵《山池应令诗》 纤细的浮萍不时地把船桨缠住,低低的莲花有时会出其不意地倒向船中。 诗句写在荷花茂密的池中泛舟的景象。“时”、“乍”两字用得极富生..

搅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

【原文出处】:战国·屈原《离骚》 我用柔软的蕙草来擦拭眼泪,泪水涟涟地沾湿了衣襟。 诗句写屈原为自己生不逢时,不能实现理想、抱负而痛哭的情景。“浪浪”本为水流不止的声..

天地寂寥山水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原文出处】:唐·杜甫《客至》 我的居处四面都是春水,每天只看见一群群白鸥不停飞来。 其实,作者的住处未必四面临水,这样写是为了渲染自己住处的孤僻无依。第二句是对第一..

万里天寒鸿雁瘦,千村岁暮鸟乌微。

【原文出处】:宋·陈与义《以事走郊外示友》 天寒地冻,枯瘦的鸿雁遍野。 暮色苍茫,栖息在村边的乌鸦隐约可见。诗句用白描的手法,勾勒了一幅“鸿瘦”、“鸟微”的悲凉凄楚的..

日暮千里帆,南飞落天外。

【原文出处】:唐·崔国辅《石头滩作》 落日的余晖幻成最后一抹晚霞消失在夜幕里,一只行程千里的小船从远处驶来,又飞也似的向南方驶去。 由于天光已暗,霎那间,如落天外,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