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光寒欲淡,秋雨暮偏多。

【原文出处】:宋·杨万里《雨夜》

萤火虫的光亮在寒气里越发暗淡了,秋天的雨水在黄昏里显得更加紧促。

诗句写秋雨之夜的景色。萤光“淡”是因寒气的冲袭。但秋雨“多”,并非是因为黄昏的降临,而是万籁俱寂时人在感觉上的一种变化。萤光暗淡,秋雨连绵,加上又是黄昏时分,景物之凄凉阒寂可见。

“欲”、“偏”两个虚字表现了诗人无奈的心绪。

为您推荐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原文出处】:明·杨基《天平山中》 牛毛细雨润湿了楝花,枇杷果在和煦的南风吹拂下渐渐成熟了。 两句诗写江南山区春末夏初的景象。“茸茸”极言雨丝的轻细柔和。 “树树”,..

满岁如松碧,同时待菊黄。

【原文出处】:唐·杜甫《树间》 柑树常年如松树一样碧绿,它们一起在等待着菊花开放。 这里描写的是两棵柑树。上句写的是它的叶子。因为柑树是常绿灌木,所以它们总是如松一样..

人物喧阗烟树里,桃花如锦烂春城。

【原文出处】:明·袁宏道《郊外送客即席》 在那烟雾弥漫的桃树丛中传来人和鸟的喧闹之声。 那如锦一般艳丽的桃花给春意盎然的城镇披洒下了灿烂的光彩。诗重一个“闹”字,那声..

开红春灼灼,结实夏离离。

野花吹尽竹娟娟,尚有黄鹂最可怜。

【原文出处】:宋·王安石《黄鹂》 晚春季节,野花即将被风吹尽,翠竹却生机勃勃、姿态幽雅。 更令人欣喜的是黄鹂鸟在竹林间歌唱,尤其显得十分可爱。诗人以朴素的语言,描写黄..

带泥移瘦竹,和藓拾枯薪。

【原文出处】:元·王冕《山中杂兴》 新移来的瘦竹还带着芳馨的泥土,刚刚拾来的枯柴上还粘着片片苔藓。 这两句诗以竹、薪为着眼点描写作者隐居时的日常生活情景。“带泥”及“..

阳泉濯春藻,阴丘聚寒霰。

【原文出处】:梁·沈约《奉和竟陵王郡县名诗》 阳光下,清泉水洗涤着春天的绿藻。 背阴的丘壑中积聚着冬季积存的寒凉的白雪。诗句描绘出泉水潺潺而流,山丘积雪覆盖的早春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