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啭黄鹂看不见,海棠无数出墙头。

【原文出处】:宋·王安石《独卧三首》其二

浓荫中的黄鹂鸣叫声婉转百折,十分悦耳,但却看不见它的身影。

无数海棠枝繁叶茂,从院中伸出了墙头。诗句描绘夏日海棠生机勃勃的形象。

前句写黄鹂之声,目的只是为了衬托。下句写海棠之形,才是诗句的主旨。

两句诗写得有声有色,令人神往。

注:啭(zhuàn),鸟婉转地叫。

为您推荐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词描写)

词人用问答式表意,手法曲折、活泼、富于变化。 清人黄氏《蓼园词评》指出:“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间者”,此说很有见地。..

一去潇湘头欲白,今朝始见杏花春。从来迁客应无数,重到花前有几人(诗词描写)

作者对刘禹锡遭贬深表同情,故在他应诏返京后作此诗表示祝贺。 诗意是:你被贬潇湘,鬓染秋霜,今日始得遇诏还京,同大家共观迎春的杏花。被贬之人何止千万,但生还观花的能有几人?经长年始见杏花迎春,黑发出走,白头方还。 多少..

片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诗词描写)

一阵阵细雨飘过城头,一只只黄鹂飞上戍楼。 塞外飞花犹如旅人飘洒的眼泪,边地的垂柳好似挂满征人的乡愁。头两句描写了边塞的暮春景色,后两句诗人触景生情,抒写了淹留边塞的思乡愁情。 一“飘”、一“挂”似把忧愁具体化..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人行。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诗词描写)

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诗词描写)

海棠的落花象是米粒摊撒在苑中的小径上,好似巧手织成的带香味的绣物,分外美观漂亮。 然而毕竟花事阑珊,春光也显得十分暗淡。诗家写春老花残的例子不胜枚举,却很少用“瘦”字概括暮春给人以总体感受。新颖形象,妙语天成。..

桃花灼灼有光辉,无数成蹊点更飞(诗词描写)

春至芳园,桃花盛开,远望如朵朵粉云,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发光。 无数桃花伴着更点,悠悠飘飘随风纷飞,洒满弯曲的小径,似一条锦带。诗句隽永,再现出春日桃园的美景。 注:灼灼,鲜明光盛貌。 成蹊,指由桃花铺成的路径。点,即更点..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转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诗词描写)

句中通过一连串的推想,表现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春归的踪迹有谁能够晓得?唯有去问寻喜鸣善啼的黄鹂。很可惜,黄鹂殷勤地鸣啭,却无人理解它的语意。无可奈河,它只好乘风展翅,掠过蔷薇花,远远地飞去。这里先设疑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