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

【原文出处】:北周·庾信《拟咏怀诗二十七首》其七

羁留异域,乡音不闻,充塞耳畔的只有哀怨。

如泣如诉的胡地音乐,易感的诗人不禁为之泪落肠断。诗句写出了异地游子久滞他乡的愁恨和闻歌惊心的情景。音乐是最易打动人心的。诗句以互文、对仗手法,不仅写出了胡地特有的弦歌悠扬的情致,而且展示了一幅动人的思乡画面。

为您推荐

塞马晨嘶,胡笳夕引,赢得头如雪(诗词描写)

清晨,驰骑巡边,健马长嘶,迎接新的战斗,临夜伴着悲壮的胡笳声归营休整。 物换星移,几经春秒,紧张的生活,艰苦的征战,送走了华年。如今,已是白发皓首,上了年纪。这里叙事疏密结合,两语写一天,一句含半生,省简的笔墨勾勒出一位赴边守..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诗词描写)

昔日蔡文姬作《胡笳十八拍》,每当文姬弹奏此曲,胡人汉使无不悲切断肠,潸然泪下。 诗人用反衬的手法,写出琴曲的感人魅力。 注:蔡女,东汉末年的蔡琰(文姬)归汉时,感笳之音,翻笳调入琴曲,作《胡笳十八拍》(拍即段)。 李颀《..

菊黄芦白雁初飞,羌笛胡笳泪满衣。送君肠断秋江水,一去东流何日归(诗词描写)

时值菊花黄、芦花白、大雁初飞的秋日,送别友人,正依依不舍之时,传来了羌笛、胡笳声。 那悲凉的曲调,更令人心碎,怎能不泪洒衣襟。友人就要乘舟而去,面对汩汩东流的江水,诗人不禁发问,今日一去何时能归呢?诗中“泪满襟”、“..

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昆仑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胡笳(诗词描写)

塞柳行疏翠,山梨结小红。胡笳楼上发,一雁入高空(诗词描写)

雨后,稀疏成行的杨柳更加翠绿,结满枝头的小山梨显得越发红润。 城楼的胡笳声,好象遇晴而加倍响亮,大雁也因天晴而飞向高空。诗人用明快的笔调,描绘出一幅雨过天晴、柳翠梨红、胡笳声响、雁起飞空的清新欢快的塞上秋光。..

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

【原文出处】:北周·庾信《拟咏怀诗二十七首》其七 羁留异域,乡音不闻,充塞耳畔的只有哀怨。 如泣如诉的胡地音乐,易感的诗人不禁为之泪落肠断。诗句写出了异地游子久滞他乡..

楚客断肠时,月明枫子落。

【原文出处】:唐·顾况《忆鄱阳旧游》 湖北客人断肠之际,正是月明枫落之时。 诗句抒发了悠悠的思乡之情。“月是故乡明”,可想而知彼时的诗人定会升起一种“明月何时照我还”..